这些礼数,牢记
潮客汇 2025年02月28日 11:59
客家人由于饱受战乱灾荒的痛苦,从中原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又受到外敌和本土居民的干扰歧视。
因此他们深深懂得每到一处地方安居,都必须十分注重和土著及先行开发的移民之间搞好邻里关系,和睦相安,求得安定的生活环境,以便更好地开辟自己的家园。
因此客家人用和蔼,仁爱的金子般的心善待他人,营造友好相处的氛围,开创和建设好美丽的家园。
接待客人送热心
客家有“上家过来下家客”的说法,以一片热心善待客人。
不论是本村邻居,还是外村外乡人,一律以礼相待,对于路过的挑担夫、卖糖客、补锅、阉猪阉鸡、理发、磨剪刀菜刀、打棉被、洗磨子、钉砻者,或者是走江湖卖膏药、弄把戏等人,只要进了家门,一律当作自己的客人看待,送上一杯热茶或开水,“兜”上凳子请客人坐,然后进入正题畅谈。
修桥筑路送善心
村中或别村的道路桥梁不通或被洪水冲崩毁坏,茶亭、水陂、水库等受毁损,本着修桥筑路有“功德”的观念,做到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同心协力,共修平安路、避雨亭,共筑水利,牵引水源,不计较个人得失。
做月煮鸡酒送喜心
蒸酒煮糯米饭送喜心
做月、冬至、过年等节日,每家每户都要蒸娘酒。在蒸酒中首先要把最好的糙糯蒸好,然后趁热用碗装好送到各家各户,让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干,香在每一家人的口里。
待饭干发酵“来娘”后,放在瓮里用温火慢炙成娘酒,都会送给邻居尝尝,交流蒸酒的手艺,又借此促进邻里之间的友好感情。
宰猪分猪红送禄心
旧时一家人一年到头才养上一两头大猪,宰杀后把猪红搭配猪大肠、猪肉等一起煮熟,上门送给邻居亲朋一大碗,对长辈老人,加送猪肝瘦肉等,做到一家宰猪邻里亲朋有“食禄”
摘果子送仁心
打旱塘送富心
客家人祖堂门前一般有用来养鱼的鱼塘,每逢过年都会放干塘水,打起塘中放养的草鱼鲢鱼等鱼后,塘主会拣出最大的鱼送给邻里长辈老人,并送上一句“年年有余”。
与此同时,让四邻的村民下塘把余下的鲫鱼等各种杂小鱼捉起来归各人所有,让“户户(与“富富”谐音),有余(鱼)”。
新出五谷送良心
五谷种出收成后,因新出产而显得珍贵,因客家人把食饭当作第一件大事看待。
将收成的新作物:大米煮出香喷喷的饭,或做咸味酵粄、发粄,粟子做成粟粄、花生蒸熟、芝麻做成麻糊后,首先趁热摆在饭桌上,并放几双筷子,叫长辈来尝新,紧接把这些做成的食品,送给左邻右舍,共同品尝劳动成果、共享新鲜出炉的五谷之粮(与“良”谐音)好滋味。
磨豆腐做豆干送护心
农忙送帮心
开山送助心
此时,村中主要劳动力都会主动帮开山之户砍柴割鲁其、担柴草,助邻里有更多柴草把家里的火烧得更旺,而东家都会割肉、煮点心、烧茶水相待。
对逝者家属送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