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丰顺民生 丰顺民生 关注:9 内容:1259

    丰顺百年荔枝林:从晚清股份公司到现代山地的沧桑轮回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丰顺 > 丰顺民生 > 正文
    • 丰顺民生
    • 丰顺百年荔枝林:从晚清股份公司到现代山地的沧桑轮回

      潮客小镇网            来源 :潮客汇 2025年04月29日

      在我的粤东老家埔寨镇,往南偏西走十里,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荔枝林,树干老态龙钟,一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晚清新政、辛亥革命、军阀割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公社化、“文革”、开放改革···

      外面世界翻了多少个跟斗,“城头变幻大王旗”那是外面世界的戏剧,在这片荔枝林里,老树一如道人坐禅,开花结果,大年小年,依然故我。少年时我曾经爬到它身上尝过荔枝,晚清年间的放年娃,也许曾坐在同一株上尝过荔枝,一百多年沧海桑田,荔枝的鲜美百年依旧,前人种树后人摘果,当年是谁种下这一大片荔枝林呢?荔枝林所在地,小镇人习惯叫它“公私”。我小时候,搜刮脑子里一切有关“公私”的词汇,也只有“公私合营”“大公无私”,不叫“公私”还能叫什么?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小镇长大的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公司”这玩意——这也难怪,古老的山区小镇,就算搁在21世纪,“公司”依然算时尚名词,小镇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公司,更不用说什么“公众农业股份公司”。

      丰顺百年荔枝林:从晚清股份公司到现代山地的沧桑轮回

      图片:梁小玲

      最近,看了一点晚清历史,翻了翻老县志,原来,那片荔枝林乃1906年镇上一位绅士创立的“公众农业股份公司”。

      县志记载:乡有石子塘山地,沃而崎岖,久荒弃。振春邀乡人组农林公司,自认股本一千三百元,为之倡,复集足五千金,力事恳植。不数年,所种果林皆垂垂实,遂变为生产之区。看来,“公私”一词要勘误了。晚晴“公司热”是如何兴起的?

      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人用炮弹将光绪皇帝轰醒了,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大清天下,他匆匆招来粤西举人梁启超,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探索——“百日维新”。可惜,维新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那些靠老规矩赚个盆满钵满的遗老们,告到慈禧太后那儿,慈禧太后把光绪皇帝软禁起来,维新夭折。后来,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将她从紫禁城赶到荒郊野岭,慈禧太后终于尝到落后挨打的滋味,这才念起“维新”来,于是,有了废科举,兴实业,1905年的预备立宪,史称“晚清新政”,不过,这慈禧太老了,连立宪派也嫌手脚慢了,1911年革命党人干脆用枪杆子把爱新觉罗家的龙椅掀了。

      丰顺百年荔枝林:从晚清股份公司到现代山地的沧桑轮回

      图片:梁小玲

      1906年,我的老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粤东山村,这里的客家人历来看重“读书仕途”“光宗耀祖”,废科举断了晋身之路,那些秀才和准秀才老前辈,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失望彷徨。其中有一位乡绅叫张振春,却眼光独到,认定废科举兴实业,乃顺乎世界潮流的大好事。这位张振春办了有两件事,出乎乡党意外:一是把儿子送到日本留学,据说,这位儿子在日本还参加同盟会,与孙中山有过合影,此乃后话;二是拿出白银,作为发起股东,买地种植荔枝树,成立公众农业股份公司。

      “发起股东”这词儿,我身为公司高管,竟然在1998年才接触,足足落后这位乡党93年!

      我一直纳闷,老家地处山区,信息闭塞,这位老前辈如何有此先见?梁启超虽说也是粤人,但一东一西,相去甚远,如何政见相通?不过,家乡近邻倒是出过清末名人:例如洋务派的丁日昌、立宪派的黄遵宪、革命党人陈炯明,他们是否对张振春老先生有过影响?留待日后闲暇时再考证。

      丰顺百年荔枝林:从晚清股份公司到现代山地的沧桑轮回

      图片:梁小玲

      记载荔枝林一事的县志,是民国初年编的。那时革命党人已经掌权,清朝就是他们推翻的,晚清新政的历史功绩,他们自然闭口不谈,所以,对于荔枝林,县志只有寥寥几句,无从得知从客家人的重仕轻商到下海办公司,当年张振春老先生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张振春早年过世,他的儿子张礼亭在当地也是传奇人物。那片荔枝林呢,土改时划为“死地主”财产,没收了。如此规模的荔枝林,当年恐怕整个广东省都不多见,省里挺重视的,一下子划为广东省直属国营农场。上世纪60年代,曾经在那儿种植橡胶树,如果成功,那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橡胶林,也许,荔枝林也会砍了。不过,后来橡胶林试验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我不清楚,也许“公司”位于北纬23度吧,太寒了,热带植物长不旺;也许开放了,不如进口热带橡胶更合算。最近,闻说那片荔枝林也铲平了,原本要建垃圾处理厂,家乡人强烈反对,只好作罢。据说,现在是一片空闲山地。

      1906年之前,这里是一片山地,100多年之后,这里又是一片山地,看来,历史真的是螺旋式前进。

      来源:客家缘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