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校园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点亮心·传播爱
2025年06月28日 10:59 广东
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其中,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百年春华秋实,百年砥砺前行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创建于1905年,前身是洋务运动时期丁日昌先生所倡建的蓝田书院,是一所有着丰厚人文底蕴的百年老校。百廿春秋,它几经风雨,数易其名,虽经历沧桑,但不变立德树人初心,用传承和创新打开智慧的新窗口,用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激励着后人奋发进取。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点亮心·传播爱”为办学理念,以“品·润·行·远”为校训,着力打造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的现代学园。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引领文明风尚
学校始终坚持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党史宣传教育、“微心愿”志愿服务、“童心向党”系列活动,打造“书记第一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党建品牌,构建优秀管理队伍,助推文明创建。
深耕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文明根基
学校根据朱德同志带领红军进驻丰顺县马图村的历史和华夏女杰李坚真大姐等革命故事,整理出《茶乡寻味》《对话先贤》,编入学校蒲公英校本教材中,获得了“未来教育创新成果奖”。编写了《丰顺县小学生文明实践行为“三十要”》进行推广学习,培育“小红星”志愿队,通过组织“小小讲解员”到坚真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举办“闪闪红星故事会”等,在红色文化传播、打好精神底色等方面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在家校社联合共育方面,创新协同育人路径,于2019年创建了“蒲公英家校共育讲坛”,至今已开展了51期62场,每年约14000位家长受惠。《创新协同育人路径,打造家校公益品牌》获评广东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典型案例,为文明实践注入活力。
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赋能文明创建
学校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师德建设与专业成长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的方式建章立制,加强师德养成;通过开展系列化研修和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激励、发展教师;以青蓝工程、领航工程、组建学科领头人团队、打造“智慧囊”班主任等形式,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提升文明内涵。
厚植校园文化底蕴,润泽文明底色
学校深挖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的育人内涵,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品牌。以“三会”(升旗会、广播会、中队会)“四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五层面”(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传统节假日、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打造优美育人环境,奠定文明基础
学校精心创设优质的校园活动环境,着力打造“蒲公英”品牌文化,以丁日昌先生的“三能精神”为内核,命名校园建筑与景观,借助橱窗、板报、文化墙、风雨长廊、文化园等媒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让校园里每一处都成为育人育德的创新资源。积极推进绿美工作,打造“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季常绿、处处皆景”的绿美校园。
筑牢多元活动阵地,倡导文明新风
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立体化活动网络。利用各级各类宣传阵地,丰富载体平台,全时空、立体化传播文明声音,构筑起线上线下全媒体大宣传格局;联合县图书馆、纪念馆、劳动实践基地等,组织学生开展劳动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雷锋月”“读书月”“劳动月”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增长才干;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未来,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将持续推动文明校园建设走深走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