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文化 文化 关注:15 内容:563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文化 > 正文
    • 文化
    •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潮客小镇网           来源 :潭江万事通2025年09月25日

      丰顺传统节日

      (一)春 节

      春节,俗称“过年”。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入年架”开始,至正月初四“出年架”为止。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入年架”(或称“入年假”、“入年界”。丰北山区为二十四日,其余为二十五日),农民放下农活,作迎接新年的准备,买年货,打扫房,洗桌、凳,浸米踏板。旧时在这一天祭“灶神”,祈求来年平安吉利。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为除夕。早晨,家家户户用“三牲”(整只鸡、猪肉、一条鱼)

      到祖公堂拜祭祖宗。张贴对联、年画。摆设、糖果。山区农村至今还有用石姜符水洗澡的习俗。傍晚,给长辈、小孩以压岁钱(俗称“利市”、“红包”)。入夜后点油灯,通宵长明,闹大锣鼓。夜12点一到,家家鸣放炮。春节期间,社会各界组织舞狮、球赛、放电影等各种文娱活动。亲戚朋友、同事互相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过去还要接神、敬天,此俗今已消失。正月初三,过去称为“穷鬼目”,人们不出门作客,妇女不回娘家。如今此俗多已破除,从年初二开始,妇女就回娘家探亲了。

      正月初四、五日为“出年架”,人们的劳动、工作、生活又接常规进行。正月初七日称为“人日”,三汤地区有吃七样菜之俗,把、芹、韭、蒜、菠菜、茴香、芥菜等七种青菜混合煮吃,喻吃了会得财利。丰良-带北部山区无此俗。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叫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元宵,入们吃汤丸,张灯结彩,猜灯谜,闹锣鼓,放鞭炮、烟花,少女化装扛标旗、挑茶担游行。汤坑、丰良、黄金等地每年均有迎灯活动。埔寨镇有烧烟架、火龙活动,历史悠久,名远近。过去点灯用豆油、蜡烛,今用电灯取代。

      “文化大革命”期间,元宵活动曾被禁止。80年代又恢复了

      (三)朴天节

      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传说是女娲补天的日子。习俗此日蒸叛补“天穿”,农民不下田,不挑尿桶。此俗今已淡化,人们只便宴一餐以示未忘。

      (四)清明节

      公历4月5日(或后一天)是清明日,俗呼“青名”,有蒸板、祭祀、踏青之俗。旧时为卷祀之期,到亲入墓前挂纸扫幕,备三牲敬神。

      新中国成立后,敬“神”之风已逐渐减少,扫基习俗沿袭下来,学校也在这一天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幕、祭吊。

      清明节扫墓在汤坑和留隍地区较为盛行,丰良一带很少。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五)田园节

      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为田园节。丰良地区盛行此节。农民插完了,春耕大忙暂告结束,做叛、炒面线,聚餐庆贺。

      (六)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日,俗称“过四月八”,人们宰鸡杀鸭,做叛炒面线,以示庆祝。八乡龙岗马图一带山区盛行。此节由来,一说为浴佛节,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一说为“牛王诞”,即牛王答生日。庆贺仪式除敬牛王爷外,还给耕牛喂好饲料。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俗称五月节。

      端午习俗一般为上山、悬艾、吃粽、赛龙舟、喝雄黄酒等。家家要备办三牲敬祖公、敬神。初六日,妇女转娘家,亲友互相来往团聚。汤坑一带盛行吃粽子,其他地区一般宰三鸟、炒面线来庆贺。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八)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一称鬼节,也叫孟些节,俗称七月半。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于是日请僧尼设坛“打醮”,备百味食品敬神,烧神衣香纸,祈祷鬼神保佑。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度,现群众多借此节日欢饮一餐。

      (九)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为本县较大的节日。是夜,人们在庭院、楼台、地坪摆上月饼、柚子、芋头、花生等食品供月并赏月谈叔,分享供月佳品–月饼。传说元末朱元起义前,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号令,定在中秋之夜共同举事,于是,送月饼、供月饼、吃月饼使成为中秋俗。“文化大革命”以前,农村有一部分人在中秋后几个晚上,点起香火求神,传亡人之言,俗叫“落三姑”。“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清除封建迷信,此陋俗已废。

      (十)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又称重九。人们在这一天到县内名胜揭岭飞泉、龙归黎蜂山、鸿图峰电视塔、韩山等地登高游览,小孩则到矿野竞放风筝。

      丰顺传统节日的 “存在感”:如今有多少人仍记挂?

      (十一)冬至节

      农历十一月中的一天,即在公历12月22或23日为冬至日。众在这一天做汤丸、糯米精粑吃。有“吃了冬至板长一岁”之说。

      (十二)其他出花园:

      汤南、留隍一带潮语地区,少年男女到了15岁都要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出花园”。仪式是在房中摆设糖果,做板,亲或送来新衣、木屐、礼品,出“花园者”需跳过房中的竹栏筐,以示长大成人。

      (十三)灶君爷节

      砂田、小胜一带的居民以农历八月初三日为灶君爷节,备三牲,香火奉祀。拜五谷爷:农历六月十五、十月十五,汤南一带农家在这一天傲叛敬五谷爷,祈祷五谷丰登,炒叛贺丰收。

      此外,八乡等地有过三月三,做十月朝(十月初一)的习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