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村的 “法治当家人”:村书记苏国星的基层治理答卷
近年来,梅州市深入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一大批“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基层一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梅州市司法局通过实施基层法治人才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支以9503名“法律明白人”为主体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服务队伍,为梅州推进“百千万工程”和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根据省司法厅、省普法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梅州市普法办、梅州市司法局将根据各县(市、区)报送材料陆续推出“法律明白人”典型事迹,向大家讲述“法律明白人”在扎根基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的生动故事。
苏国星,男,55岁,现任丰顺县潭江镇大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多年来扎根基层,办事依法,处理问题靠法,引导群众尊法学法。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大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发生过重大矛盾纠纷,没有发生过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事件。
他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苏国星始终坚信深入普及法律知识,是形成村民学法用法的法治氛围的重要手段。他结合大胜村实际情况,通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方式,有效推动辖区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有事靠法的法治良序。线上普法入脑。依托微信工作群、网格群、村民代表群等,转发“以案释法”以及涉及农村生活生产常见法律问题的解答,同时,积极组织大家参加“中国普法”“广东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有奖问答,为村民提供线上学习途径,通过“指尖上”的平台将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传输到群众脑尖上的教育。线下普法入心。在各网格内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特色志愿活动,通过丰富载体把公益法律服务送到网格群众家门口,积极联合县司法局、潭江镇人民政府、驻村法律顾问等围绕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用工、妇女维权、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法律事务咨询、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作用,将温暖送到每户群众心中,让小网格托起法律服务大半径,小团队发挥法律服务大功效。
他是化解矛盾的“调解员”
苏国星常说,“村民会把矛盾纠纷上报到村委来,那是对党支部和村委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尽管很多矛盾纠纷调解难度较大,但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他始终将促进邻里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创新推行“院子会议”乡村治理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余件。前几年,大胜村准备租用村民的三百亩山地建设葛根种植基地,带领村民致富。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却因部分山地产权不明确、股权不明晰,导致部分村民意见很大。苏国星召集相关权利人和法律顾问开会,地点就定在被租赁土地最多、意见最大的村民家里。村委代表、驻村工作队代表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苏国星作为“法律明白人’,他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积极参与修订村规民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常常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大胜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打造法治乡村的“大胜样板”。
来源:梅州普法、梅州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