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文化 文化 关注:15 内容:560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文化 > 正文
    • 文化
    • 成熟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来源:潮客汇 2025年10月14日 11:59 广东

      丰顺非遗纸花进校园

      10月11日14:30,广州南方学院博雅学院图书馆四楼会议室内,一簇簇绽放于枝头的绢红粉白,引得教师们俯身细观。这些以假乱真的纸艺花卉,正是源自广东丰顺、曾几近失传的非遗技艺。在《丰顺纸花非遗进课堂》开幕式上,纸花传承人张伟林携非遗匠心走入校园,开启了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

      丰顺纸花

      技艺介绍

            丰顺纸花是丰顺县埔寨镇独特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是以通草纸、铜丝等材料手工制作牡丹、菊花等40余品种花艺的技艺。丰顺纸花以高度仿真著称,其制作技艺迄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制作过程选料讲究,技艺精良,具有民间风格。其作为古老的民间工艺,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该地群众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1920年后,发展成花、枝、叶、茎齐备的盆花。当地群众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迎纸花游行比赛。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传承人介绍

           张伟林,1992年1月出生,于2017年评为县级传承人,于2025年3月被评为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伟林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纸花的第四代传人,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立绳之子,他坚守祖辈技艺并推动创新,近期作品《永生花》亮相2025广东非遗时尚之夜,通过时装秀形式将纸花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实现“非遗活化”。是丰顺哺察镇目前为数极少的纸花技艺坚守者之一,也是年轻代核心传承人。这位90后传承人正以行动诠释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让丰顺埔寨纸花在新时代持续绽放。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话传承展非遗匠心

      ·丰顺非遗纸花 ·

           丰顺纸花非遗传承人张伟林先生、博雅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院长助理雷宇老师、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刘媛老师、陈晨俣老师、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侯东栋老师以及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们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院长致辞

            开幕式由博雅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主持,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出席活动的丰顺纸花非遗传承人张伟林先生表示欢迎,并点明本次活动核心意义:“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丰顺纸花作为承载地方民俗记忆的传统技艺,如今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其搭建校园传承平台,让老手艺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丰顺纸花现状

      早在2007年4月,丰顺埔寨纸花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项精湛技艺因制作耗时漫长(单盆需2个月)、材料昂贵而陷入传承危机。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引活水,续传承

             丰顺纸花传承人张伟林先生在发言中坦言:家族传承的纸花技艺亟需新鲜血液,此次进校园既是希望借助高校平台扩大非遗影响力,更期待师生能主动学习,让技艺“活”在校园。张老师还表示将对传承丰顺纸花具有强烈意愿的学生招收为徒弟,共同进行纸花的传承。他提出,后续计划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纸花制作过程,进一步拓宽传承渠道,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师生随时交流,共同探索技艺创新方向。

      开幕式中,张伟林展示了由他亲手制作的两盆纸花,纸花以通草纸为原料,通过非遗技艺制作,将梅花的形态与神韵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是民间工艺的精湛体现,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与文化价值。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融课程共探长远路径

      ·劳动教育课堂·

      以劳育承非遗

      面对“后继乏人”的困境,南方学院开创性地将纸花技艺进入劳动教育课堂。

      “我们发现学生对传统手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已有学生主动询问课程安排。通过从零开始完成纸花制作,学生不仅能体验劳动过程的完整性,还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侯东栋老师分享道。“纸花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传统节日庆祝的文化记忆。”他还指出,“这种纸花制作、传承背后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工匠精神,正是劳动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记录中传承

      博雅学院院长助理雷宇老师则从人类学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强调非遗传承可注重“过程记录”:“纸花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是文化的载体。建议记录学生从学习到成果产出的全过程,包括影像、文字、实物等资料,避免将非遗视为‘孤立的文化碎片’,而是作为完整的文化体系传递给学生。”同时,雷宇老师提议将非遗元素融入“博雅与我”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学习感悟,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打造非遗空间

      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刘媛老师也积极响应,提出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空间建设:“计划在图书馆阅览区、学习区等地点展示非遗作品,也可将其作为装饰元素,让师生在日常学习中近距离接触非遗,使纸花等作品融入日常学习空间。”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交流环节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们围绕纸花技艺与课程融合展开交流,并表示了对丰顺纸花进课堂活动的期待与支持。

      埔寨纸花惊艳亮相广州

      会议尾声

      打造非遗活态传承阵地

      会议尾声,张院长总结强调:丰顺纸花仅是校园非遗矩阵的起点,未来南院还将迎来多项非遗进校园活动。这些项目将与博雅学院课程深度结合,形成“教学-实践-传播”的完整链条,推动非遗与学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同频共振。非遗传承需与教学、校园文化、地方服务深度融合,后续要以传习坊为载体推进落地。他呼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与推广,将学校打造成非遗活态传承阵地。

      正如中国花道以高校为传承基地的成功案例所示,当非遗在校园扎根,传统的种子便在新一代心中萌发。这场跨越讲台与工作台的相遇,正为濒危技艺点亮前行的灯火。

      来源:广州南方学院博雅学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