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一群老板的财富传奇
丰顺,因客潮而美,因商贾而兴;丰顺商人,因乡情而聚,因使命而强。广东省丰顺商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凝聚乡亲力量,服务家乡发展为宗旨,十六载风雨兼程,商会如同一艘巨轮,承载着无数丰顺乡亲的梦想与乡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浪潮中奋楫前行,唱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创业之歌,演绎一个个反哺家乡的动人故事。
十六载风雨同舟
薪火相传共奋进
广东省丰顺商会的成立,源于一群在外打拼的丰顺企业家的共同愿景。长期在珠三角奋斗的企业家朱拉伊深感乡亲之间缺乏联系平台,提出“以商会友、以友促商、回报桑梓”。他表示,很多丰顺人在外经商有成,但彼此联系不多,成立商会,把大家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困难互相帮忙,共同为家乡贡献力量。
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丰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冯小华、谭伟龙、许少林、冯永超、杨国敬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热烈响应与支持。2009年1月15日,广东省丰顺商会获准登记成立,朱拉伊当选首任会长,开启了商会的历史征程,成为凝聚全省丰顺籍企业家的核心力量。
商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活力源于一套极具前瞻性的治理智慧。朱拉伊在创会之初便奠定了“一届一任”的领导轮换机制。他说:“商会主要是让更多人参与,所以我当时做第一任会长的时候,就商量着商会会长只能任一届,不能任多届,现在证明这个提议非常好,更多人来参与才更有活力。”这一制度确保了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和会务的持续创新。
随后的每一位会长,都在其任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推动了商会的迭代升级。第二任会长冯永超肩负起了“筑巢引凤”的重任。他任期内牵头于广州珠江新城购置了永久会址,他表示,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丰顺商人在省城的“家”,是商会稳定与实力的象征,将极大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商会的凝聚力。
第三任会长杨国敬,曾在十年秘书长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回忆道:“我从45岁干到60岁,把精力比较旺盛的时期都奉献给了商会。我曾建议,不要仅仅是会长和秘书长两人轮转,要多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开始是两个月一次,轮值会长和理事,后来根据情况调整为一个季度一次,通过这个轮值会长制把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在杨国敬会长任内,商会展现了巨大的社会担当,为深度反哺家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4年,商会迎来了第四任会长许少林。“我们前面几任会长都各有各的特色,为商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许少林会长上任后,工作重点聚焦于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对青年企业家的培养,引领商会积极拥抱新经济、新业态。他强调,要把商会的年轻一代培养起来,把丰顺籍的年轻企业家组织起来。
在各任会长的领航下,商会始终坚持“敦睦乡谊、促进工商、加强交流、共谋发展”的宗旨,从联络乡谊走向赋能产业,从回报家乡走向助力区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丰顺商会模式”。
新生代崭露头角
创新精神续华章
青年企业家是商会的未来,更是家乡发展的希望。2024年3月30日,广东省丰顺商会青年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商会迈入“传帮带”与“新老交替”并重的新阶段。这一天,春意盎然,来自全省的丰顺商会会员和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青年委员会下设广州、深圳、汤坑等分会,汇聚了一批有视野、有魄力、有担当的年轻创业者。这些年轻创业者中,有留学归来的跨境物流创业者冯凌炬,他凭借在英国获得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引领诚天国际集团在跨境物流领域取得卓越发展。作为95后海归创业者,冯凌炬登上了“2023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成为年轻创业者的楷模。他表示,年轻创业者要传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遇到困难解决问题,保持乐观与“空杯”心态。
将传统茶文化融入现代经营的青年创业者冯凌江,他创建的品轩坊(广州)茶叶有限公司,以创新模式融合线上线下,既打造茶空间、推广茶文化,又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推广。作为商会青年委员会广州分会会长,他积极组织青年企业家的交流活动,促进彼此学习与合作。
扎根家乡推动电商发展的徐名钦,作为商会青年委员会汤坑分会会长和深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汤坑分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汤坑分会具有三重特殊性:一是地缘枢纽优势,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政策执行先锋,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三是情感连接纽带,通过挖掘汤坑千年古镇文化底蕴,强化青年企业家的文化认同。”
广东省丰顺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短短一年时间,已吸纳60多位会员,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壮大。通过企业参访、创业分享、政策对接、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让这些年轻创业者通过商会平台,不仅获得了商业上的合作机会,更在社会责任和家乡情怀方面得到了提升。徐名钦说:“加入丰顺青委会对于个人的发展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战略思维的锤炼,然后是跨界资源的整合,最后是社会责任提升。通过学习见证众多前辈在教育、医疗、助学、建设家乡等方面的热心举措,也鼓舞我们年轻一代要奋发创业,反哺家乡。”
鸿雁归来哺家乡
双向奔赴绘新篇
丰顺客潮交融的文化,锻造了丰顺商人集客家人的顾家守礼和潮汕人的敢闯敢拼于一身的特点,他们心系家乡,放眼世界。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广东省丰顺商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机制、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会员企业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绘制着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
产业旺则家乡兴。近年来,商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与“百千万工程”“绿美丰顺”等家乡建设项目,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杨国敬以身作则:“我觉得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很有意义!今年为了村里的‘百千万工程’建设,我在乡下住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摸情况、提方案,现在开展得很顺利。我们一个村一千多人,目前已募集乡亲捐款约1000万元。”
在创新发展方面,商会通过组织学习交流、引进湾区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助力会员企业在新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许少林表示,商会在创新、向新这一方面做了很多总结,比如请长江商学院院长亲自为商会企业家授课、交流座谈;也组织会员到李海周、谭伟龙、李小平等优秀丰顺籍企业家的企业去参观去学习,一是让大家试着出海,二是在企业转型方面找灵感。
对于商会的发展,企业家们充满了信心。冯永超表示,商会近几年的发展正是创会初衷的体现,每一届会员都为此不懈努力。而青年一代,将是未来助力家乡建设的主力军。冯凌炬说:“敢想敢做是我的人生信条,你要敢想、敢做、还要敢落实。你光敢想没用,还要敢做,最后还得落下去变成实际的结果。”这预示着,丰顺商人精神将在新一代身上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保留根的深厚,又催生出叶的繁茂。
因聚变而兴,因传承而盛;因创新而强,因使命而远。广东省丰顺商会的故事,是一部乡情与商道的交响,是一曲老一辈与新一代接力奋进的乐章。站在新的起点,商会正以昂扬姿态,坚定步伐,汇聚起跨越时代的丰商力量,贡献着无愧于时代的智慧与力量。







002.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