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留隍人文趣谈】 留隍人的人情味和人缘
倾尽天下 2017-08-08
【留隍人文趣谈】
留隍人的人情味和人缘
数百年来,留隍人承传着做人的基本法则:“对人对事都得讲‘回报’”。指的是如果对方有恩在本人那就得“有恩报恩”。知恩不报会令本人心里不安,在其他人眼里即会将之视为“小人”,甚至指责辱称为“猪狗”、“忘恩负义”。 留隍人大多数懂得要会做人,即处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时时替人着想。因此平时留隍人见面招呼问话必定是“食未?” “近来身体岂好?” “事业进展如何?”等等,这些在外国人眼里视为是在打听他人隐私的言语,在留隍人来说这就是“人情味”、“会做人”。至于厝边头尾需要帮手,特别是“父母年老”(丧终),大家都不计前嫌,不讲报酬,只向“号房”讨要一个“头彩”利市,便“力脚力手”地帮着做事做到功德圆满,“世事明白”。由此可见隍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昔时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他对当年有恩之老妇酬以黄金十两,而对当年令其遭受“胯下之辱”的那个少年则不追究。留隍人常以此为榜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施恩勿图报”,这是留隍人的口头俗语,体现了留隍人的豁达大度。
近年来泰国、广州等地均有留隍同乡会、同学会,都以联络感情、发扬乡情为宗旨,互通信息,共商家乡发展大计,从而达到辉光前秀,振兴留隍的目的。这样的人情味,象一块磁铁在互相吸引着,使留隍人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感情关系。这就是“人情丝网”,细微无形而有弹性和韧性。这也是“缘”!既有“人情丝网”,那么你已随情入缘,随缘而合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