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即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这种空间结构、要素资源的大整合,不仅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式经营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而且还是对原有农村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变革,它打破了原有落后的体制、机制束缚,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日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1 “市町村”大合并
日本的“市町村”大合并首先是在全国一体化的规划和开发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先后制定了很多政策和法规,以扶持日本农业的发展。
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组织,通过农协来维护农民的权利。日本政府还颁布《农协法》,将农协这一民间组织转变成为正式的组织机构,使得广大农民的权利得到法律保障。再次,为了推动城乡交流,日本政府还鼓励城市居民,利用农村资源建设的属于城市居民的“市民农园”。为此,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推动“市民农园”的顺利实现。
2.农村工业化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日趋凋敝等现象,为了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农村工业化运动。政府的引导日本在推进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推进农村地区工业开发计划和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两种方式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日本政府在推进农业工业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是加大对农村工业开发地区的资金投入,制定政策法律,实行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优惠法》,指定了105个地区,通过减免税收来吸引城市的工业。196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提出了利用大规模建立新据点的方式,扩散城市工业来振兴地方经济。
为了保障该方式顺利进行,并于1962年制订了《建设新工业城市促进法》,先后指定15个地区为新兴工业城市,进行重点建设。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相继制定了《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法》和《工业重新布局促进法》,优先扶持修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公共福利设施及通讯系统,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城市工业纷纷进入农村,农村也迅速兴起一大批中小型卫星企业,农村地区形成了崭新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3.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在日本造町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人口锐减、农业不振,农村的各项文化传统也随之衰退,于是村民们自行对社会生活进行检讨,重新省思其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日本农村的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美术馆或剧场,这是1988年政府给每个村一亿日元进行统一建设。
“一村一品”运动不仅带来了农业产业的提升,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一村一品”运动的先进地区——全日本知名的汤布院町,人口不足1万人,但每年却有380万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日本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进行传承与创新,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运行机制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强化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空巢家庭越老越多,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解决日本农民养老的问题。随后开始调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促使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单纯的经济供养型向照料服务型转变,社区养老使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和生活照料,避免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产生的弊端。
第二,农业协作组织负责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农业协作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在日本农村非常普及,它在农村养老保险费方面实行管理职能,并为受保险人提供指导和咨询。第三,法律保障。日本各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出台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保障了该制度的顺利运行。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返乡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敬请关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乡村)获取最新乡村资讯。专注三农、乡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研究与开发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