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关注:0 内容:72

    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特色小镇 > 正文
    • 特色小镇
    • 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

      去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全国各地由此掀起了一轮特色小镇建设热潮。

      今年初,梅州市印发《梅州市2018年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点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培育发展小镇经济,推动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态富民强市之路。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部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助推梅州建设生态富民强市,梅州市委政研室联合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即日起推出“生态富民强市‘镇能量’——探索特色小镇建设”系列报道,首期聚焦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梅县区雁洋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丰顺县留隍镇,以及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小镇五华县横陂镇等3个特色小镇。敬请垂注。

      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细内容)

      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唐林珍 蓝单 黄韬炜 马发洲 汪思婷 陈萍 何森垚

      【总策划】张达宏 练学华 柯鸿海

      【策划执行】杨春 唐林珍 辜昀玥 李永强

      【采写统筹】马发洲

      【出品】梅州市委政研室 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

      刷屏词汇“特色小镇”是啥?一文带你看尽雁洋、留隍、横陂“特”在哪?

      随着特色小镇成为投资风口,梅州的镇域经济开启全新战场。

      今年初,梅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探索建设特色小镇等新型发展平台,把梅州引向实现生态富民强市的发展轨道。随后梅州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在镇级这个“小空间”上实施“大战略”,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加大力度统筹推进。

      国家级特色小城镇雁洋镇、留隍镇,省级以上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梅江东山健康小镇、梅县雁洋文化旅游小镇、丰顺留隍潮客小镇、五华横陂足球小镇……随着特色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一个立足新坐标的创新矩阵正逐渐形成,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梅州探索生态富民强市提供新思路。

      “梅州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良好基础,契机也把握得很好。着力在小镇这个有限空间挖掘无限创新,梅州可以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特色小镇之路。”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严若谷说。

      新探索

      3年创建20个左右市级以上特色小(城)镇

      地处粤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是梅州最大的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梅州的发展取得了显著变化。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实践上,所花的精力远远不够,成果也不突出。

      “梅州先后建成了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但缺乏有效引导和提升推广。”梅州市发改局总经济师吴特宏说。

      为进一步厚植生态人文优势,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梅州全面发力特色小镇,出台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引导、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继今年初出台《梅州市2018年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期,梅州又通过了《关于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

      根据《方案》和《意见》,梅州今年要规划1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8个左右市级特色小城镇创建示范点,并争取新增1—2个国家和省特色小城镇,1—2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到2020年,梅州要初步建成10个左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的市级特色小镇,争取建成4—6个省级特色小镇,同时,建成10个左右产业集聚发展、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城镇功能完善的市级特色小城镇,争取建成4—6个省级以上特色小城镇。

      “我们将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绿能科技、健康保健、文化旅游、体育运动、生态农业、地方工艺、商贸物流等八种特色小(城)镇形态。”据吴特宏介绍,梅州特色小镇以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则以打造美丽小城镇为导向,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

      目前,梅州结合实际情况已经初步梳理出了20多个特色小(城)镇培育对象,其中有部分已具备一定规模与成效。

      新使命

      培育“特色担当”做大做强小镇经济

      对梅州而言,特色小镇承载着多重期待,“它既承载了梅州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也承载了梅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前景,更是梅州探索生态富民强市的重要路径。”梅州市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说。

      有特色才会有活力,有特色才能彰显魅力。为培育“特色担当”,梅州的特色小镇聚焦特色产业,着重聚焦电子信息(含高端电路板、电声)、机电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绿色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运动休闲等支撑梅州市未来发展的十大产业兼顾陶瓷、酿酒、石雕、根雕、茶叶、金柚、脐橙、南药等历史经典产业,做精做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主导产业,推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

      新机制

      建立相应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机制

      根据规划,梅州特色小镇规划用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体育和农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在“小空间”上实施“大战略”,梅州特色小镇如何做出梅州范式,做出影响力?

      “体制机制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保障。”严若谷说。

      梅州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在梅州绘就的特色小镇发展路线图中,梅州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出要建立与特色小镇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方式,营造扶商、安商、惠商和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鼓励特色小镇和小城镇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部署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依法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与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事权相匹配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采取委托、授权等形式,依法下放所在镇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为确保特色小镇建设顺利推进,梅州还将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规划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多规融合”或“多规合一”,建设基于“一张蓝图”管理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空间信息平台。创新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广运用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共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外出乡贤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和小城镇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管理。

      扶持政策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为加快特色小镇的发展,梅州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建期每年安排2500万元用于支持市级以上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

      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引导一批有重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项目落户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梅州还将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充分利用“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拆旧复垦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等政策,保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用地。同时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加强与政策性和商业金融机构对接,定期梳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清单与资金需求,滚动列入市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项目库。

      还将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强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在岗位设置、工资待遇、专项培养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作者】 唐林珍等

      【来源】 南方日报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