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创客中心 创客中心 关注:3 内容:18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创客中心 > 正文
    • 创客中心
    •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潮客小镇网 今日头条 2021-01-24

      1/15农村以后土房子还会有吗?原来住土房子的老人走了,成了空房。土房子就是夯土的建筑,它有就地取材(附近泥土)、施工简易、冬暖夏凉、造价低等特点。商、周、秦、汉时期,重要建筑的高大台基都是夯土筑成,夯土技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夯土,即将泥土压实,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里的“版筑”,夯土技术流传了千年。据了解,万里长城、马王堆汉墓、故宫、秦始皇陵这些古建筑的地基都是夯土。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2/15再回农村,童年时代的土坯房不多了,随着近年自然灾害(大暴雨、地震)增多,农民自己建的传统土房子抗震性能、空间小等方面缺陷凸显,亟需对粗糙的传统夯土技术进行改良,以提高夯土房屋的宜居性与安全性提上日程。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3/152019年3月9日,农历二月二后的第一天,一位农村大哥正在用泥巴修缮房屋,大哥站在梯子的最高层,大姐在下面扶着大哥。大哥说:“在房子去年刷的雪白,但一下雨又不行了,这是放入泥土模具内人工分段分层夯实成的,这是我父母住的屋,我媳妇让我每年修缮一次,她对婆婆公公最好”。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4/15半小时后,大哥在梯子上下来继续和泥,大哥说:“这泥土墙厚半米,很保温能湿,一般的土坯房一年碱掉一层墙皮,我媳妇说今年开始让父母和我们住一起了,我们是前后院,但这房子还是要修缮的。”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5/15大哥说:“我姓孙,今年50岁,为了照顾父母我们都暂时没有出去打工,他们都年纪大了,腿脚不好,需要我们照顾的。”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6/15泥土里掺杂麦秸,麦秸增加了粘性和稳固性,这是千年了流传至今的技艺。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7/15浇上水,用铁叉拌匀。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8/15大哥说:“等到70岁,我可就上不来了。”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9/15大姐说:“为了父母,晚几天染头发没有关系,我这头发是过年前染的。”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0/15大哥的手上都是泥。据了解,山东当地为土坯改造制定了目标,2019年,基本完成约1万户危旧土坯房的拆除重建工作,每户补贴1万元。2020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40%;2023年,全面完成。农村土房子会消失吗?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1/15在不远的黄河滩区西纸坊村,几座精品土房子民宿每逢节假日供不应求,最低368元一天预定不上,在建筑方面用的是古老的土坯技术,还是追求原生态。新设计的土房子民宿,在土坯墙里扎了钢架。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2/15新的土房最大特点是用的黄河淤土,耐碱。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3/15在泥里掺了石灰,可以抵抗12级的地震。这是土房子重新设计过程图。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4/15房子内部实景,舒适、干净、温馨,这是专门为民宿设计的。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15/15屋顶呈一个小弧度,上头钉上木板,铺上苇板,再盖上带弧形瓦片,屋顶上头有透风风窗,这是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土坯房越来越少,新设计的民宿拯救了流传几千年的建筑和技艺,有传承价值和凸显鲁北民居风格的土坯房将会有另一种形式存在。宜居+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小时候的土房子又回来了。#今日头条摄影大赛##最有意思的乡村影像#

      农村50岁大哥用千年技艺修缮,重新设计后生态宜居土房子不消失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