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人物 人物 关注:12 内容:762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人物 > 正文
    • 人物
    •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去世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

      叶选宁

      系原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因病于昨日在广州离世,享年79岁;生前精研书法,被黄永玉赞誉“潜心修行”

      昨日中午,新京报记者从叶选宁同志治丧委员会了解到,叶剑英元帅次子、原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常委叶选宁先生,因病于2016年7月10日凌晨1时10分在广州离世,享年79岁。

      据了解,告别仪式定于7月14日上午10时在广州银河殡仪馆白云厅举行。

      50岁获授少将军衔

      叶选宁生于1938年,1957年应征入伍,历任学员、副排长、军代表、作训处副处长、副参谋长、副部长、部长、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叶剑英有6个子女,分别为长子叶选平、二女叶楚梅、三子叶选宁、四女叶向真、五子叶选廉、六女叶文珊。

      1984年,叶选宁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88年9月在我军恢复军衔制首次授衔时,即授少将军衔。1990年,正式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职务。1993年后兼任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1997年退役。

      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发的报道,叶选宁的母亲曾宪植是叶剑英的第三任夫人,为曾国藩的后裔,长得美丽动人。因革命工作需要,曾宪植难以把儿子带在身边,1939年,叶选宁未满周岁就被送回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大夫第,由她的继母刘俭明抚养。

      1950年,叶选宁离开居住了11年的荷叶镇被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的寄宿学校。1960年,22岁的叶选宁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江西工作。

      从小便与书法结缘

      叶选宁的习字历程非常艰辛,一岁抓周,抓了支毛笔,3岁开始练字。31岁时,伤右臂,功能全失,无法继续书法。其后,受启功、黄永玉等书法大家鼓励,41岁时左手拿起笔来,重新研习书法。

      官方资料记载,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叶选宁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叶帅得知此事时正在北京,接到电话时,非常紧张焦急,由于信号不好,他对着电话猛喊,但电话那边却没有回应,叶帅急得掉下了眼泪。他把此事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总理亲自下令抢救,当地医疗部门才把断臂帮选宁接上,但从此右臂功能全无。

      去年10月,叶选宁还曾赶赴长沙岳麓书院,出席“晴耕雨读——叶选宁习字展”开幕式。媒体报道的新闻图片显示,开幕式上,叶选宁坐在轮椅上,戴一副墨镜,左手拿话筒发表讲话。

      去年10月16日,湖南日报刊发署名叶选宁“我的晴耕雨读”一文中,讲述了自己与书法结缘的经历。

      叶选宁写到:1岁抓周,抓了支毛笔。3岁开始,老外婆(母亲的奶奶)就教我写字。我妈妈的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喜欢写字,希望自己的字能写好。没有什么章法,喜欢什么字就临什么字,不断地写。

      31岁,伤右臂,功能全失。一个伤残人能做些什么?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41岁得启功先生、何海霞、黄苗子、黄永玉、贾震、亚明、宋文治、唐云、王大山等大师们的鼓励:仅余一臂亦可练字,从头来过。

      据媒体报道,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曾赞誉道:“叶三(叶选宁)几十年来像钟表匠那么精确严格修炼他的书法。我们见面总是海阔天空说些好玩有趣的话,既不谈书也不谈画。实际上我晓得他在不间断地读许多今古好书,不停地弄他的书法,他精研书法的严谨,像个潜心修行的和尚。”

      曾代父告诉胡耀邦“四人帮”被捕

      在胡耀邦之女满妹追忆父亲的《思念依然无尽》一书中,记录了叶选宁到胡耀邦家传递“四人帮”被捕消息的往事。

      满妹在书中记载,“1976年10月8日上午,叶剑英元帅的儿子叶选宁突然来到我家,告诉父亲‘四人帮’已经被抓起来的大好消息,并代表叶帅向我父亲问好。选宁还说叶帅要我父亲想想,对当前如何治理国家有什么建议,过两天他再来听父亲的想法和意见。”

      满妹回忆道,“10日,选宁又来我家。父亲说:‘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总是说打乱之后要顺应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个道理,我以为当前有三件大事特别重要:第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冤案一理,民心大喜;第三,生产狠抓,人心乐开花。请你务必要把我这几句话带给你父亲。’选宁满口答应:‘我一定转告’。”

      据媒体报道,叶剑英听了儿子叶选宁的报告后,称赞胡耀邦的三条建议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三策”一样,确实是党和国家摆脱危机、扭转乾坤的大纲。

      女儿曾是伏明霞经纪人

      据媒体报道,叶选宁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叶弘、女儿叶静子。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关于叶弘、叶静子的公开报道不多,可查询到的资料显示,叶静子生于1975年,曾经以香港星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并带队在内地考察。

      据2007年5月23日《张家港日报》报道:“叶静子一行来我市考察,市委副书记庄中秋在国贸酒店会见了叶静子一行,副市长杨芳会见时在座”。

      叶静子还曾经担任世界跳水冠军伏明霞的经纪人,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的理事,组织过“2010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晚会”等大型活动。她曾对媒体表示,“其实我得比别人更卖力,才能证明,我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并不完全是依靠我的背景和人脉。”

      ■ 链接

      叶剑英子女

      叶选平 叶剑英有六个子女。长子叶选平生于1924年11月,15岁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曾任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文革”结束后,1978年至1980年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其后在广东工作了11年,历任广东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广州市长、广东省省长。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至2003年3月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楚梅 叶楚梅1928年出生在香港,曾任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副局长。丈夫邹家华系作家邹韬奋之子,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选宁 叶选宁在叶剑英子女中排行第三。

      叶向真 叶剑英第四个孩子叶向真出生于1940年,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原导演。

      叶选廉 叶选廉是叶剑英第五个孩子,生于1952年,曾任保利集团下属凯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圳国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据媒体报道:2009年9月9日,叶明子在太庙成婚,叶选廉送嫁;2014年6月20日,叶明子指导、策划的大型户外艺术演出“生命之花圣典”在太庙拉开帷幕,叶选廉来到现场给女儿捧场。

      叶文珊 叶剑英小女儿叶文珊生于1961年,跟叶选廉是同母兄妹,母亲是华北军政大学学员李刚。在叶剑英的6个子女中,叶文珊最小,大家都叫她小妹。“文革”中,由于“四人帮”的迫害,文珊被迫离开了北京。后来从商。曾任香港亚太奔德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华侨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文珊丈夫为余秋里之子余方方。


      去世前,叶剑英引以为傲的次子叶选宁专注干哪件事?

      7月10日凌晨1点10分,叶剑英之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叶选宁将军因病离世,享年79岁。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叶剑英有6个子女(长子叶选平、次子叶选宁、三子叶选廉,长女叶楚梅、次女叶向真、三女叶文珊),叶选宁1938年9月出生于香港,排行第三,故自称“叶三”,工作中使用化名岳枫。2009年离休后,叶选宁一直很低调,有限的几次公开露面,主要是在一个场合——“习字展”。

      办“习字展”交份作业

      2015年10月11日,叶选宁坐着轮椅,来到岳麓书院,出席自己的展览——《晴耕雨读——叶选宁习字展》。“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这是叶选宁自2014年4月以来,第三次举办习字展。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

      中为叶选宁

      第一次是2014年4月28日,北京荣宝斋举办了“叶选宁习字展”开幕式,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叶选宁习字集》同时发行。当天,毛泽东之女李讷、罗荣桓之子罗东进、马文瑞之子马晓文、胡乔木之女胡木英、董必武之女董良翚、陈赓之子陈知建等革命后代都出席了开幕式。

      第二次是2015年4月18日,广东美术馆举行了《晴耕雨读——叶选宁习字展 》开幕式。据媒体报道:由于叶选宁的出席,当天,广东美术馆展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很多观众举起相机或手机追拍坐在轮椅上的叶选宁。本来没有安排发言的叶选宁,在开幕式上还是拿起话筒,向出席开幕式的亲朋好友及观众表示感谢。

      叶选宁为何在年近八旬时接连举办习字展呢?“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2014年4月第一次举办习字展之前,叶选宁曾公开发表了一篇自述,讲述了自己与书法结缘的经历。

      “十一个月大时,母亲将我送回湖南湘乡荷塘乡外公家抚养,起名‘曾庆馨’”,叶选宁写到:一岁抓周,抓了支毛笔。三岁开始,老外婆(母亲的奶奶)就教我写字。我妈妈的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喜欢写字,希望自己的字能写好。没有什么章法,喜欢什么字就临什么字,不断地写。

      可见,叶选宁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其母曾宪植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第五代玄孙女,叶选宁未满周岁就被母亲送回曾国藩故里大夫第,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曾氏家塾教育。

      可是叶选宁的习字之路一波三折。

      他在自述中写到:31岁,伤右臂,功能全失。一个伤残人能做些什么?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41岁得启老、何海霞、黄苗子、黄永玉、贾震、亚明、宋文治、唐云、王大山各位大师的鼓励:仅余一臂亦可练字,从头来过,此其一。写到五、六十岁,找到一些感觉,开始喜欢草字了。73岁大病一场,鬼门关上一游,视力日差,腰腿也渐力不从心,字又写不出来了,又要从头来过,此其二。出一本“习字”,办个展,算是交份作业,拿出来请大家批评。也是对鼓励、帮助、教导我的师长、老友无尽的怀念、感激和谢忱。

      著名画家黄永玉对叶选宁的书法作品评价很高,他曾为叶选宁的习字展作序,

      叶三的书法格局严谨,用笔郁沉,十分之讲究。在当今时髦的时代,不从流俗;循尚规矩,是少见的。我们天各一方,有时夜半醒来,想到叶三此刻正在练字,登时睛前一个胖子灯下狂书的画面,十分好笑”。

      父亲的骄傲:有着父亲的儒将遗风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自述中选宁对断臂经历一笔带过。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的《儿女情长——慈父叶剑英》一文记载,得知叶选宁断臂后,叶帅急得掉下了眼泪。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

      轮椅上为叶选宁

      文中记录:1950年,叶选宁离开外公家,就读于北京的寄宿学校。1960年,22岁的叶选宁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江西工作。1974年,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他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叶帅得知此事时正在北京,接到电话时,非常紧张焦急,由于信号不好,他对着电话猛喊,但电话那边却没有回应,叶帅急得掉下了眼泪。他把此事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总理亲自下令抢救,当地医疗部门才把断臂帮选宁接上,但从此右臂功能全无。

      在给叶选宁的信里,叶剑英说:“大丈夫一舌尚存,还可以闹革命,何况全部身心都健全,只差一只手,决不气馁。

      文中记载:对于父亲,叶选宁流露出钦佩之情。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时候,在“四五”运动中,在父亲的支持下,几兄妹冒着被抓去坐牢的危险,去天安门广场搜集群众写的诗歌,诗歌有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有暗讽“四人帮” 的。他们几兄妹把搜集到的诗歌拿给父亲看,几兄妹当了一回“反革命”。叶选宁深知父亲参与打倒“四人帮” 是不顾个人得失的,如果不成功,他是要被杀头的,那是怎样一种勇气和智慧啊!

      文中记录了叶选宁断臂后的履历:1984年,从国务院干部改穿军装,直接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88年9月被授少将军衔。1990年,正式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职务。文章评价说:叶选宁是慈父叶剑英的骄傲,“以足智多谋著称,他有着父亲的儒将遗风,处事处世左右兼顾, 游刃有余,铺得开,收得拢,深得亲朋好友尊赏”。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文史天地》曾发表《粉碎“四人帮”后 胡耀邦秘密向叶剑英献“隆中三策” 》一文,记录了叶选宁与胡耀邦的一次交往经历。

      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第6天,叶剑英派儿子叶选宁到胡耀邦家去看望胡耀邦。交谈中,胡耀邦对叶选宁说:“请你捎几句话给你爸和华主席,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中兴的大好时机。中兴伟业,人心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胡耀邦叮嘱叶选宁,“务必请你把我这个话带给你爸爸”。他还问叶选宁,“你能够见到华主席吗?”叶选宁反过来问胡耀邦,“你对华主席熟不熟?”胡耀邦说很熟。叶选宁说,他可以想办法见到华主席。胡耀邦再次叮嘱,“如果你能够想办法见到他,请你把这个话转告给他”。

      叶剑英听了儿子叶选宁的报告后,称赞胡耀邦的三条建议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三策”一样,确实是党和国家摆脱危机、扭转乾坤的大纲。

      女儿曾是跳水冠军伏明霞的经纪人

      据媒体报道,叶选宁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叶弘、女儿叶静子。“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关于叶弘、叶静子的公开报道不多,可查询到的资料显示,叶静子生于1975年,曾经以香港星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并带队在内地考察。

      据2007年5月23日《张家港日报》报道:“叶静子一行来我市考察,市委副书记庄中秋在国贸酒店会见了叶静子一行,副市长杨芳会见时在座”。

      叶静子还曾经担任世界跳水冠军伏明霞的经纪人,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的理事,组织过“2010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晚会”等大型活动。她曾对记者说,“其实我得比别人更卖力,才能证明,我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并不完全是依靠我的背景和人脉。”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王姝校对:陆爱英

      更多精彩:

      隐藏内容需要开通VIP才可以看见

      开通VIP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