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小镇为例,金木水火土五条道路的设计。
很多康养小镇的宏观设计上,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大基建的形式,在和养生的融合上,是一个大难题,属于康养大社区的设计难题。
今天,谦济堂生态文化以潮客特色小镇留隍(阝留隍)为例来说明这个设计思路,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思路希望有所启发。
整个大社区的设计,采用五行元素分类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体质分类
人体的体质健康,也可以依靠五行分类。
首先,把人的体质进行十个类别的分类:太宫,少商,太羽,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太角,少徵。
(南北方向标识已经修正)
五运排序规律:
甲己合化土运,甲太过,己不及;对应:1984年,1989年,
乙庚合化金运,乙不及,庚太过;对应:1985年,1990年,
丙辛合化水运,丙太过,辛不及;对应:1986年,1991年,
丁壬合化木运,丁不及,壬太过;对应:1987年,1992年,
戊癸合化火运,戊太过,癸不及。对应:1988年,1993年。
简单来说,就是土行太过,金行不及,水行太过,木行不及,火行太过,土行不及,金行太过,水行不及,木行太过,火行不及,按这样分成十大类体质。
水行养生路
市面上,也有人喜欢按照九型人格,九型体质来区分人的体质,这样的话,人的体质是分出来了,但是社区的空间定位就会出现困惑,九宫格半天都对不上,搞不好就是排兵布阵了。
从留隍大桥西侧到溪南站口村,往上经过溪北到东山水库东侧,这是一条自南向北的路,同时是一条靠近韩江的溪边路。
在定方向之前,我们首先要树立一个中心点为参照,按照历史人文和交通等要素,应该可以定位留隍西侧庵堂埕为中心点,然后再作定位。
上面所描述的这条路,在中心点的北侧,又靠近水边,所以水行信息是很强的,可以定位为水行养生路。
金行养生路
参照上面的定位,从麓湖酒店广场经过留隍大桥,沿着环城路,经留隍中心小学,入北洞到莲塘,可以定位为金行养生路。
其特征是在中心的西侧,并且一路上,多见石头山,金气浓烈。
木行养生路的设计
凡是多树木,往上走的,风大的,而且适合散步的道路都可以定位为木行路。
往惠仁圣寺上山的路,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往大塘后、荷其塘、后山、大坑方向的路,也是适合作木行养生路。
土行养生路的设计
土行养生路的特征,尽量少靠水边,不近水,也不要升高。
盆地内部沿着山边路来行走是最好的。
也不是绝对的不见水,是尽量少走溪边路。
主要是少土之人,加上体质差,就尽量不要近水,也少去树木茂盛的地方。
火行养生路的设计
火行养生路的设计是比较难操作的。
大型建筑的顶层,要做好避风设计,是很不错的选择。
或者高山上的广场,要打好水泥地面,就可以较好的保持火气的能量场了。
同时也是不要近水,比土行要求更加严格,一般火行偏弱的人,心脏功能弱的人,到了水边就容易头晕,晕船什么的,多是火行不足。
而且适合在火行路散步养生的,尽量选择见到阳光的时间是最好的,早晨9点到10点的时间段是最好的。
如果投入预算充足,还可以考虑给场地安装保暖设备。
同时,养生道路可以加装一些音响设备,针对性的播放针对性的养生音乐,来增强养生效果。
也可以提供二维码,去读取潮客小镇养生平台数据库相应的养生音乐,因为大家都有智能手机,自己选择听是最方便的,也就不需要投入和维护这些鸡肋的音响设备了。
一些补充:
这些养生道路是有很明显的针对性调理目的的。
对那些体质健康已经出现明显的疾病信号,以及相关的疾病指标出现的时候,进行一个养生调理,进行相关养生操作的时候是需要专业的人来指导的,康养之路并非免费之路,健康是需要投入的,这点需要清楚。
而对大多数身边没有大毛病的人,治未病,预防康养的目的,那么就不要太苛求该如何走这些路了。
顺着自己的感觉去走,走那条路舒服,就多走那条路,那就是你“真命天子”。
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春季的时候喜欢走木行养生路,冬季的时候,在河边路走着也挺舒服的。
天热的时候,早晚舒爽,天冷的时候,喜欢晒太阳,其实很简单。
这种养生道路的设计,给康养大社区的设计,尤其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思路,减少投入,更好的建设乡村。
关注康养小镇的养生道路设计,关注谦济堂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