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预计,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到2035年前后超过1/4,到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数据,也隐藏着无限的商业可能。
未来30年,养老将成为第一产业
民政部2019年9月23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
提出17条措施,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拓展农村养老服务,激发老年用品消费潜能,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等。
《意见》还要求在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每个县至少建一所面向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的敬老院。而所有省市中广东最为积极,计划明年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100%城镇社区 。
同时,财税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比如9月1日起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耕地占用税。
由此可见,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政府对于产业支撑政策将逐步出台,支付和供给端都已进入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国企、民间等资本正加快布局。养老服务业,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产业发展联盟正在成立,养老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为什么国家会在这个时候出台多项养老政策呢?
说到底还是我国快速老年化问题,越来越紧迫。
不说15、30年以后,即便是目前,全国高龄老年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4000万需要600万养老护理员,但目前实际从业人员仅有30万人。
58同城出具的《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显示今年8月,护工和保姆企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66.8%,求职人数增长超过40%。
中国未来每15年净增1亿老年人
在进入老龄社会20年之后,目前的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显示,从1999年到2018年的19年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净增1.18亿,平均每年净增加621万,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也从1/10上升到超过1/6。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7.9%,比上一年增长0.6个百分点,净增长了859万老人,总计达2.49亿人,从中可见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将越来越快。
201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439万人,增加幅度比前两年分别缩小565万人和42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和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1959-1961年期间出生人口相对较少,从而年满60岁退出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年人口的人数大幅减少。
于2020年,据中国发展基金会今年最新公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
而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 22.3%和27.9%。
而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预计,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到2035年前后超过1/4,到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根据《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人,老年人口总消费61.26万亿元,分别是2020年的1.89倍、8.73倍。蓝皮书指出,老年人口是养老服务需求的主体,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高龄化都呈现逐步加深态势。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有关人口预测的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7.63%持续增加到2050年的3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4.91%持续增加到2050年的28.1%;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6.59%持续增加到2050年的22.36%。
看到上面这一堆统计数据,很多人估计都蒙了。
不过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的比例,无论是60岁以上的,还是65岁以上的,比例是越来越大。
而且,这里还要提一下另外一个数据,就是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下降,年轻人不生小孩了,生不起还是不想生,我们不去讨论,反正就是不生了。
养老产业,取代房地产后的下一个风口,但不是简单的替代
基于上面的数据和政府的导向,以及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趋势,那就是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
很多人喜欢把养老产业与房地产产业进行一个比较,甚至提出养老产业取代房地产,成为下一个风口,跃居宇宙第一大产业。
这个提法是很形象的,实际上也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很多房地产行业都会转型来做养老产业,做养老地产的特别多。
这是一个好事情,当然扑街的也是很多。
因为,养老产业和房地产是两个产业模式,完全不一样,房地产更多的是卖房子,至于物业管理的产业模式,至今也是搞不好的。
做房地产的企业,至今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去做服务业。
作为养老产业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服务类型的产业模式,服务远大于房子,所以他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养老产业的康养模式:康养小镇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很多概念炒作到头,发现大健康是终极的目标。
康养小镇是一个具体的模式,还有康养社区等。
康养小镇的发展结构是以特色产业的产业链聚集为基础,以服务配套产业的发展为支撑,以产城融合为最终目标。健康小镇纵向打通产业链,向上往研发延伸,向下往应用、营销、管理、服务延伸;横向与旅游、教育、会议等相关产业及配套产业进行广泛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聚集。通过全产业链的聚集实现人才、科技、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的聚集,实现健康小镇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体系的建立。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将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这也是健康小镇真正区别于产业园区,拥有更多“小镇”内涵的关键。
康养产业还有其他很多种模式,比如康养社区,康养旅游,康养田园,等等,不再是单一的养老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