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隍信息网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旱情之下,梅州多个水库水位持续下降,部分水库露出库底,面临干涸。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我市各部门积极应对,科学调度、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和饮水安全。
“来水了,快拿桶装!”4月15日中午,家住丰顺县老城区的市民张瑶看见家里的水龙头出水了,赶忙叫家人拿多几个桶装水。“因为隔天才供水,所以我们要囤水,有时水不够,我们就去打温泉水或者井水。”张瑶说,这样的囤水生活已持续了近1个多月。
![供水紧张!丰顺启用备用水源,已停止从虎局水库取水](https://chaoke7.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ser_files/10/screenshot/57444005_1618638308.png)
据了解,丰顺县的虎局水库是该县县城唯一的供水水源地。去年以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虎局水库蓄水量锐减。15日,记者前往该水库看到,水库大部分库床裸露龟裂,库底“沙丘”凸显,水量极少。
![供水紧张!丰顺启用备用水源,已停止从虎局水库取水](https://chaoke7.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ser_files/10/screenshot/67611030_1618638329.png)
据丰顺县供排水服务中心主任陈俊林介绍,虎局水库正常蓄洪库容量为733万立方米,目前库容量仅剩35.8万立方米。“城区现已停止从虎局水库取水,改从汶水溪、埔河、宫下潭、石联水库等地多方取水,下来我们将大力推进引水工程建设,计划从新的水源地引水过来。”陈俊林介绍,从2月27日起,丰顺县城已限制洗车等高耗水行业用水,并采取分区域限时减压供水方式全力保障群众饮水需求。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梅州各地的主要水源地均出现水位下降的情况,全市共有15.45万人口饮水受到影响。丰顺、五华、蕉岭出现不同程度的城区供水紧张现象,其中,丰顺缺水量最大。梅州城区及兴宁、平远、大埔城区供水水源地蓄水量较为充足,可保障正常供水。
![供水紧张!丰顺启用备用水源,已停止从虎局水库取水](https://chaoke7.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ser_files/10/screenshot/31790163_1618638352.png)
为了解决水源地供水不足问题,五华已启用蕉州河备用水源,紧急实施了华城水厂至县城供水管网铺设工程;蕉岭则实施蕉华管理区自来水供应站扩建和管网改造工程,采取深井取水,启用长潭水库和三圳镇备用水源等措施解决群众用水需求。其他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分发抽水机给农村群众、启动备用水源,建设临时泵站,联合调度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原则,各地多措并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导致全市水库蓄水和江河径流大幅减少,这对我市春季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梅州不少农田附近的河道虽已出现断流现象,但各地政府均通过引水工程,保证了农田灌溉。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4月8日,我市粮食已播种面积125.34万亩,其中早稻116.4万亩,受旱作物面积26.19万亩,早稻栽插后受旱面积11.89万亩,缺水办田面积达4.43万亩。
面对当前旱情,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旱工作。自3月下旬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共派出了8个督导组及技术人员赴各县(市、区)开展春耕生产及当前农业抗旱指导。“我们早就做了预判,及早部署全市农业抗旱工作,所以面对目前旱情,我市早稻插植进度还是接近往年的。”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徐秋明介绍,该局正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协调水资源调度,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保证抗旱机具供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近期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日前,该局还向省农业农村厅申请应急储备玉米种子,对确因干旱无法种植水稻的田块将改种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
值得关注的是,近60年来,梅州曾于1961年和1991年以及2002年发生过3次较大规模的旱灾,其中1991年受旱灾影响人数达144万人。“我市今年的干旱形势虽然比以往严峻,但影响力却比以往小得多,像饮水受影响人数比1991年少了9成,农田受旱面积则少了8成。”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杨海涛介绍道。这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多部门加强预判,提早部署,未雨绸缪将措施落到实处的印证。
![供水紧张!丰顺启用备用水源,已停止从虎局水库取水](https://chaoke7.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ser_files/10/screenshot/48265917_1618638379.png)
近年来,我市兴建了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旱情期间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从去年9月以来,市水务局下达了调度指令,利用每一次降雨实施水库山塘蓄水,应对可能出现的秋冬连旱,今年4月上旬全市水库蓄水量达4.23亿立方米,比2002年旱灾时期蓄水量增加了1倍。”杨海涛说。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4660万元,出动抗旱设备2千多台,农业、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正联动向市民宣传节水理念,并采取引、提、拦、蓄和打井取水等措施,努力降低干旱对群众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市气象局建议,4月底前我市降水偏少,特别是南部地区仍然无明显降水,气象干旱将进一步发展,各级部门要继续做好防旱抗旱应对工作,加强用水调度管理,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