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的三味书屋
不好意思,恰恰是后者,如今的学历居然贬值到了名校毕业生居然要竞争高中老师和街道办服务人员的地步,只能说真的是让无数人感到惶恐不安。
简单的一个初高中老师,就有无数的名校大学生争抢,一个街道办服务人员,居然能够吸引到无数的海外硕士研究生,恰恰说明了如今社会的内卷之激烈,还有年轻人对于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与其去拼搏努力打拼一个未来,不如刚毕业就选择一个铁饭碗,做条咸鱼最后平凡的度过这一生。
而大量的名校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进军教师行业或者街道办,其实对于整体教育和基层服务质量,的确实有提升,但是用一句难听的话来说,就是:杀鸡用了牛刀,甚至是大材小用。
可是另外一个极其现实的现象是:如今的大学生扩招越老越严重,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甚至如今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也在加速贬值。
正是因为扩招,所以明明一个大专生可以做的事情,如今门槛提升到了本科,一个本科生可以干的事情,却标准提升到了硕士,人才的泛滥和社会的高速内卷,竞争激烈,也让高等教育陷入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当中。
当大量的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或者一些哈佛,斯坦福,牛津海外留学生,扎根高校老师或者一些街道办人员,不得不说让人震惊的同时,同样令人感觉到恐惧和害怕,如今的社会内卷和竞争激烈到了什么程度?
毫无疑问,作为国内的顶尖名校,他们本该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为整个民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贡献,可是现实情况是,如今不仅是普通大学生就业难。
连同清北和国内的985,211学生都开始感到焦虑,疯狂的内卷和降维打击的背后,掩饰不住的是社会的人才过剩,甚至是产能过剩,人才各种浪费的窘态与本质。
如果想要当老师,一个本科生早已足以,又何必要研究生,甚至轮到清北,各种交大,复旦名校争抢?街道办的工作更不用说,虽然工作繁杂,但是大多难度不高,不过是一些机械性的日常重复而已,这样的岗位居然需要海归硕士?真是太滑稽了!
与其说他们是为了进入这些岗位拼命,不如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如今的社会就业环境未来不看好,同时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和害怕,同时也对于中年焦虑的可预知性的规避和躲藏。
教师,街道办,恰恰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稳定的预期,甚至稳定的咸鱼未来,比起拼命,或者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突然失业的惶恐,也许这种稳定感,才更时让无数名校大学生或者高学历人员,趋之若鹜的最本质的原因吧,你觉得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