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关注:1 内容:462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政策法规 > 正文
    • 1
    • 政策法规
    • 高级
      网站管理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2021-07-18 潮客小镇网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开出22个罚单,以违法实施经营处罚了一众互联网平台巨头企业,罚款50万元,虽然很多网友对这个处罚金额不是很满意,认为不过是九牛一毛,不能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这是基于现有法律做出的顶格裁决,而《反垄断法》修订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正在路上,如果按照这一法律,垄断行为触发额度将被提高到上一年销售额的10%,这是一个非常恐怖数字,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年利润都没有这么多。到了现在,我想这些互联网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点“时代变了,为所欲为的年代过去了!”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图1 国家决策层敲定反垄断战略

      需要强调的是,国家本次反垄断行政手段的出手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国家战略,是长期可持续的,任何互联网垄断平台都不应该心存侥幸,继续为恶,因为去年12月11日,国家最高层已经在2021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来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这个层面提出来,而且是年度计划,以后垄断资本不要想有好日子过了。

      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的现象在当代中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步,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互联网巨头企业,突出表现是:什么行业都渗透、什么行业都垄断,本来做电商、即时通讯软件起家的公司,到现在不但垄断了本行业,而且垄断了手机支付、游戏、云计算、快递、媒体等各个行业,去年以来,更是把目光瞄准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搞什么社区团购,将老百姓的所有衣食住行都掌握在手里,形成大而不能倒的趋势,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言而喻。

      互联网巨头垄断的主要手法是:第一步以建立自持的领域平台,而后以巨额资本补贴为诱饵超低价兜售行业商品,抢占市场,老百姓在低价格面前毫无抵抗力,于是纷纷注册、购买,成为平台消费者,这一步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名称是获客;第二步持续以超低价销售商品,让老百姓习惯这种价格,打击小商家和其他平台竞争者,让他们长久失去生意,难以生存,最后要么关门大吉,要么加入互联网巨头旗下平台成为注册商家,这一步在互联网公司内部的名称是抢占市场;第三步则是通过各种算法手段不断剥削注册商家,压低其利润,同时逐步调高商品价格,为自己赚取利润,此时的消费者已经没有其他商品获取渠道,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现实。通过这三步策略,互联网巨头摧毁了无数个传统行业,也垄断了无数传统行业,我们目前使用的各种手机应用软件无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图2 互联网巨头抢占各个行业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巨头在一定时期内确实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例如,外卖平台方便了老百姓叫外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饭店地段和销量绑定的现象,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团购平台也降低了老百姓的购物价格。然而,当这些垄断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对社会和经济极为有害了,在社会层面,垄断性经济的行业话语权过强,所有依附于他发展的商家、消费者必须接受它的剥削,为了增强所谓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利润,骑手按秒计时,一旦延迟就被罚款,这让骑手成为当前交通事故率最高的群体,而最过分的是,这些人和外卖平台之间没有签订任何正式的劳动合同,没有五险一金,出了交通事故根本无人负责,说白了,大多数人享受的外卖方便快捷是建立在极度剥削外卖骑手的基础上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哪能允许这样残酷的剥削制度存在?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图3 外卖骑手被残酷剥削

      同时,因为互联网巨头垄断平台的存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力在被扼杀。以即时通讯工具平台为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就牢牢地被掌握在一家私营公司手里,任何想要推广的手机游戏产品如果不通过这一渠道,几乎不可能成功,而想通过这一渠道推广,则必须缴纳高额的渠道费用,事实上形成了即时通讯巨头对创新小企业的“征税”制度,这是极为畸形和不合理的。许多创业型小公司,在技术很强、创新活力很旺盛的阶段,被互联网巨头瞄上后,就只有被收购或者死亡两条路可走,如果不答应互联网巨头企业的收购要求,他们会立刻会复刻一份,或者高价挖走核心成员,利用自己的市场推广渠道优势抢占市场,形成降维打击,这些公司即便是想诉诸法律诉讼也是没用的,因为互联网具有的法务部和公关部能力远超他们,“南山必胜客”不就是典型的案例吗?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图4 南山必胜客让多少公司胆寒

      说到底,我国反垄断措施的出台就是要解决资本在中国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不允许任何资本家发展私营企业的,这造成了社会僵化和对有能力者的打击,改革开发后,我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推行市场经济,激发了社会活力,允许资本组成企业发展经济,但根本目的在于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决不允许出现资本倒挂,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性质的现象出现,互联网巨头们在疯狂的对市场进行敲骨吸髓时往往忘记了,这个国家的政权是掌握在人民和工人手里,和美国完全不同。

      其实,即便是在资本主义泛滥的美国,近年来也在不断的推行反垄断法,巨头企业都因为各种垄断行为被处以几百亿美元的罚款,甚至美国国会都计划对这些巨头进行分拆,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保障普通人成功的渠道,更何况是社会主义的我国了,随着这一轮反垄断的深入,可以想见,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力将被重新激发到一个新的高水平阶段,大量的创新型新企业将崛起,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每个国人都应该为我们选择的这个制度而自豪!


      2021,全球反垄断进行时

      2021-07-13 

      从性质上,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已经影响到新兴企业的正常竞争。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国内,市场监管机构一口气开出22张反垄断罚单,涉及滴滴、阿里巴巴、腾讯、苏宁、美团等,每起案件各罚50万元,此外还叫停了“斗鱼虎牙合并案”。

      在国外,美国拜登政府大手一挥,发布最新行政命令,誓要拆分苹果谷歌亚马逊。

      至此,新一轮反垄断浪潮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

      从1890年诞生世界第一部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反垄断”就会被各国政府拉到历史的舞台前。

      早期反垄断:规模大就是原罪

      历任美国政府都将反垄断作为任期内的重要工作。

      例如美国烟草、洛克菲勒、AT&T都没能逃脱被拆分的宿命,IBM、微软都因反垄断法元气大伤。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美国政府是如何去定义一家企业涉嫌垄断?

      在美国颁布《反托拉斯法》早期,企业规模大就是原罪

      大企业在集中资本和生产力后可以轻松并购中小企业,从而形成垄断。

      当垄断产生后,大企业就可以利用垄断地位限制产出、提高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当完成行业的壁垒后,这种超额利润就可以长期化存在。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在学术上,经济学家乔·贝恩将这种现象描述成“SCP模型”,即垄断的源头来自企业之间规模差异。

      “美孚石油公司拆分案”是早期美国政府依据“SCP模型”反垄断最知名的案例之一。

      当时,“痛恨竞争”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兼并了22个竞争对手,垄断了石油市场,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虽然他的公司可以提供给人们物美价廉的石油,但却禁止别人经营石油,不给别人竞争的机会。

      最后,美国最高法院依据《反托拉斯法》,将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拆分成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也正是因为这次拆分,美国兴起一次石油和汽车行业的创业热潮,诞生了福特、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新兴企业。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但是单纯拆散大企业真的可以避免垄断吗?

      进入70年代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反对“SCP模型”,他们认为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属于垄断,应该主要看经济效率,而不是单纯看市场份额和集中度

      技术垄断,新垄断的形成

      既然规模大就是垄断,那么在拆分完美孚石油公司之后,美国政府又盯上了行业巨头AT&T和IBM。

      其中,前者被拆分成7个大型区域性电话控股公司,后者被迫将软硬件生态拆分。

      但事实上,拆分业务后的两家巨头并没有因为反垄断而衰落,反倒“助攻”一大批新型科技企业的崛起。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这些后来崛起的企业,成为美国政府在反垄断斗争里的新对手。

      为什么单纯的拆分并没能阻止垄断?

      在传统的“SCP模型”里,垄断的结局是企业停止创新。

      而进入信息时代的企业们,不仅不会停止创新,反而依靠新兴技术上的垄断,从源头上阻止新公司的崛起的可能。

      以90年代知名的网景浏览器为例,这原本是世界上最早的浏览器公司,产品市占率达90%。

      掌握了浏览器,就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可能彻底打破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后知后觉的微软反应过来后,直接从一家名为Spyglass的小公司手里购买了授权,推出自己的IE浏览器,采用捆绑操作系统的模式,安装到用户的电脑里去。

      在Windows巨大的市场占有率面前,网景不堪一击。而微软虽然因此失去了口碑,但赚来了市场和利润。

      所以,网景的规模不大嘛?

      很大,但网景的技术只是停留在浏览器的层面,被掌握底层操作系统技术的微软轻松打败

      在此之后,微软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诉讼。

      但与几位悲惨的前辈比起来,微软不仅成功避开了拆分的命运,还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完成了转型。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全新形式的“技术垄断”更是让美国政府很难找到破绽。

      在与GAFA(亚马逊、谷歌、苹果和Facebook)四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拉锯战面前,美国政府无法轻易定义“垄断性质”,反倒一次又一次让这些科技巨头们股价疯涨。

      全球都在反对的互联网平台垄断

      不同于过去,卖石油的只卖石油,卖电脑的只卖电脑,互联网公司可以借助网络,毫无压力地将自己的经营范围延伸到每个想要触及的领域。

      本质上,互联网公司属于服务类公司或中介类公司,其他公司的业务需要依赖于这些在线平台,同时又与这些平台存在竞争关系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平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拥有领先技术优势、资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可以不断以规模效应抢占市场份额,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

      在这之后,再利用我们熟知的“大数据杀熟”、“强制商家二选一”、“复制新兴商业模式”等手段,达到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的目的。

      在垄断互联网应用上,GAFA可谓“劣迹斑斑”。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此前路透社曾发布一条新闻,一个代表165家公司和行业组织的团体发表了联名信,指控谷歌在其网络搜索服务中不公平地偏袒自家服务。

      同样被组团反对的还有苹果,包括Spotify、Epic Games以及Match在内的多家企业组成了“应用程序公平联盟”(The Coalition for App Fairness),共同对抗“苹果税”。

      而脸书在美国国内更是人人喊打,先是因为非法获取8700万用户数据被罚款50亿美元,去年12月,其又被美国46个州的司法厅长联合指控并要求拆分。

      本月,拜登更是一口气推出五项反垄断草案,一副不完成拆分不罢休的态度。

      不仅是美国,欧盟也早已对GAFA十分不爽。

      目前欧洲市场缺少独当一面的“本土科技巨头”,各国主流软件都是GAFA旗下互联网产品,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具有相当强的市场优势地位,甚至是市场垄断地位。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从2010年调查谷歌搜索引擎对电商平台“谷歌购物”偏向性导流开始,四家科技巨头就在欧洲吃尽了罚单,被至少17个国家控诉80多场官司,这些反垄断罚款成功遏制了四大巨头触及“隐私”、“安全”等危险领域。

      去年12月,欧盟再次针对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推出《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的草案,他们把GAFA这类大平台定义成“数字守门人”,守门人所在的行业领域涵盖了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视频平台、操作系统、云服务和广告网络等。

      因此除了GAFA外,还有微软、爱彼迎等大约十几家平台都将面临欧盟的反垄断监管。一旦这些企业被定性成反垄断,将面临最高每年10%营收额的罚款。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图 |反垄断罚单金额

      虽然这些罚款对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影响很小,但每一次处罚成功也会让科技巨头们有所收敛。

      虽然想通过抑制GAFA打造自己的“科技巨头”宛如天方夜谈,但欧盟依然在尝试保留创业的土壤。

      中国的反垄断春风

      就在欧美针对GAFA等全球性互联网平台进行反垄断调查时,中国也在国内互联网平台开展反垄断举措。

      从去年开始,国内互联网反垄断新闻屡被提上热搜。

      进入2021年以后,先是阿里巴巴被开出182.28亿元的反垄断罚单,接着腾讯主导的虎牙、斗鱼合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禁止。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这两起事件,颇具代表性。

      前者是国内史上最大的反垄断罚单,后者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第一个被禁止的合并案。

      一切的直接源头,可以追溯到去年的蚂蚁金服上市风波。在此事件,国内互联网正式从无序发展时代进入了反垄断的强监管时代

      2020年12月,高层会议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一提法随即又被确定为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且进一步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种种信号表明,反垄断不只是短期的严打行动,而是影响深远的监管新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年初征求意见稿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首次将互联网业态纳入其中,新增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针对性地列明相关标准和适用规程。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早已今非昔比,20年前,中国互联网还是百家争鸣,而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几乎已经没有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这一点已经颇具GAFA的特征。从性质上,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已经影响到新兴企业的正常竞争。

      而在未来,这样的反垄断罚款或许不再是新闻。


      阿里腾讯世纪大和解:是反垄断,还是联合垄断?

      2021-07-19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回想一下,你在淘宝上要把一件商品分享给微信里的好友要经过哪些步骤?

      先复制商品链接;

      再转跳到微信将口令粘贴发送给朋友;

      朋友复制口令;

      而后朋友点开淘宝APP;

      最后,粘贴到淘宝中打开连接。

      这个过程有多么反人类,相信经常使用淘宝的人都深有体会。

      不过这些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

      阿里巴巴和腾讯达成了和解!

      01

      阿里与腾讯共享生态

      不知道是因为阿里和腾讯都是在美股上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阿里巴巴和腾讯正考虑逐步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最先由外媒报道出来。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华尔街日报消息显示:

      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而腾讯可能将允许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股价盘前大涨。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如果腾讯和阿里以后真把事情做成了,将对中国的消费者互联网产生重大影响。

      之前,因为两家的竞争关系导致双方系统,相对封闭、互不开放,中国的消费者互联网往往因二者的竞争关系分立为两大阵营。

      阿里系旗下APP和业务有:淘宝、天猫、支付宝、咸鱼、聚划算、一淘、蚂蚁金服、饿了么、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中国万网、优酷、土豆网、书旗小说、高德地图、飞猪、UC浏览器、菜鸟网络、墨迹天气等。

      腾讯系旗下则有:QQ、微信、应用宝、QQ浏览器、QQ音乐、QQ阅读、QQ输入法、QQ邮箱、腾讯新闻、腾讯视频、丁香园、起点、微店、全民K歌等。此外,腾讯是美团、快手、京东大股东,是拼多多的二股东。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由于两大阵营的竞争和对立,让消费互联网平台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不同阵营的平台之间都互相设立流量壁垒。

      比如用户不能在淘宝中使用微信支付,将淘宝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过程复杂等等。

      如今,阿里与腾讯互相开放生态,实际上是同意结束以往对立竞争的局面,从流量领域开始,携手共赢。

      在外界看来,主要归功于互联网行业浩浩荡荡的反垄断浪潮。

      毕竟,自2020年来,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力度趋严,受到反垄断调查与处罚的案例比比皆是,阿里、美团接连被查。

      今年4月,因涉嫌“二选一”垄断问题,市场监管对阿里开出了一张“百亿罚单”,引爆了全社会对反垄断的关注和讨论。

      而前不久,腾讯主导斗鱼虎牙合并事宜也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市场监管局出面禁止合并。

      似乎这次的阿里与腾讯一反常态,“携手并进”是出于反垄断的压力,把以往利用平台经济、流量优势来垄断市场的行为收敛一下。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02

      腾讯与阿里“相爱相杀”

      阿里与腾讯早已交锋多年,互相间明争暗斗屡见不鲜。

      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为淘宝拓展营销阵地。

      嗅到对手动作的腾讯立即反应过来,逐步封杀了部分微信营销账号。见状后,阿里也迅速开启行动,关闭微信通道。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这回可以说是两家的第一次上了台面也是规模较大的一次交手。

      2014年春节,微信一个员工的突发奇想,微信推出了几乎影响了所有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微信红包”。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直指支付宝的基本盘,让阿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于是,马云号令阿里员工春节回来加班,把微信红包称作腾讯对支付宝发动的“珍珠港袭击”。

      然而微信的巨大流量构筑成坚固的护城河,阿里使出浑身解数的种种反制手段,均未起到明显效果。

      还好阿里电商移动化取得成功,支付宝也算争气,与微信支付平分天下,再加上阿里云与菜鸟等王牌业务,阿里巴巴跟腾讯依然不分仲伯。

      2014年春节可谓是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

      就是从这时开始,阿里与腾讯开启了长达7年的激烈碰撞;两大“互联网帝国”不断通过“生态扩张”将盘子越做越大。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腾讯的思路是将半条命交出去的“开放”,拿流量、资金以及部分非核心业务去换外部公司股权,不控股只占股,如京东、拼多多、美团等。

      阿里则是收购为主,如优酷、UC、高德等,再将业务整合到自有业务生态。

      社交、金融、产业投资都是双方的主要战场。

      饿了么VS美团,优酷VS腾讯视频,来往VS企业微信,支付宝VS微信支付,淘票票VS猫眼,飞猪VS同程,哈啰VS滴滴,淘宝VS拼多多/京东……

      在双方不断拉锯斗争,竞争市场的过程中,整个互联网市场形成了独特的“双巨头竞争”,互联网服务得到进一步下沉和渗透,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

      互联网经济近年来高度繁荣与这种竞争不无关系。

      03

      走向“联合垄断”

      从结果来看,阿里与腾讯两大阵营,虽然在七八年的时间内,持续“厮杀”,互相抢夺流量和市场。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但双方都在市场竞争中享受到了好处,业务规模与日俱增。这一切都源于期间内,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

      这也是我们常常说到的野蛮生长期和增量市场。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如今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野蛮生长的时期也接近尾声。而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逻辑又有不同,一个是讲市场扩张,一个是将持续稳定的经常性现金流。

      一个要快,一个要稳。

      所以,市场逻辑的变化也改变了阿里和腾讯经营的逻辑。以往那样攻城略地,不断和对手消耗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在整个互联网经济进入磨顶期的今天,谁都耗不起,能够持续地获得稳定现金流才是正经。

      腾讯公布微信的日活达到10.9亿,每日进入朋友圈的用户达到7.8亿。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在如此活跃的平台上,无法分享淘口令、无法直接发布阿里系店铺链接,给微商撑起了一大片生存空间。

      阿里的基本盘之一便是电商,如果能够获得微信庞大的流量,对其电商业务的可持续性必然锦上添花。

      另一方面,淘宝和支付宝月活在七八亿左右,看起来很高。但二者的日活跃用户数量都在2亿多的水平。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而微信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10个亿,远远高于淘宝+支付宝的总和!

      如果能够将这部分流量引入淘宝,那对阿里来说是多么大的想象空间。

      同样,阿里系电商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商界仍举足轻重,如果阿里生态对微信支付开放,微信支付相当于获得了二次增长动力。

      完全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很多人把这次阿里、腾讯两家开放生态的消息看作是反垄断的一环。

      其实,都错了!

      这是垄断走向了更高级的形式——联合垄断。

      欧洲学术界把这一垄断形式称为“辛迪加”。原指企业中的工会,大都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组织。

      斩断巨头的贪婪之手!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是什么钱都能挣

      简单来说,就是少数大企业联合起来,垄断市场。

      那么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就在逐步走向这个局面。

      要知道,反垄断的实质是“保护竞争”,反那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如果只是两家“抱团取暖”,而仍然排除其他的新入局者,那么,“限制竞争”的效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反垄断,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级
      网站管理
      特色小镇,是最适合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潮客小镇,加油!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