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济堂文化,大时空数模型下的2021年水灾趋势
潮客小镇 谦济堂文化 2021-07-21
前不久,有三场水灾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6月28日-7月14日,波恩-科隆大水灾,千年不遇,造成至少171人死亡,上百人失踪。
7月18日,海淀区西山林语及周边地区出现内涝,出现了大量的浸水车,没有发生死亡事件。
蒙古水灾,内蒙古15个乡镇受到洪涝灾害,截止7月17号下午2点,莫力达瓦旗雨量,已经累计平均面积达到87毫米,甚至最大时的雨量面积,竟然累计平均达到223毫米,受洪水影响严重,根据统计,已经有20246人受到这场洪涝灾害,并有32万亩农田被洪水淹没,摧毁22座大桥,摧毁涵洞12道和路肩19748米,以及破坏公路15.6千米。
正当中国的网络在对德国的灾情冷嘲热讽的时候,王石多年以前的微博给网友大力度的挖坟,而这个时候,一场刺痛中国人心灵的水灾发生了,河南大水灾来临了。
大家不可避免的会把河南水灾和德国科隆水灾进行了对比。
19日20时至20日20时,郑州单日降雨量达552.5毫米。而在14日至15日德国有气象记载75年以来的最大暴雨中,科隆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为154毫米,引发德国史上最大洪灾之一。这场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形容为“没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的灾难级别的降水量,远低于郑州每小时的降水量。
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此次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以往一年的降雨总量。
本次郑州单日降雨量比德国科隆的3倍还多。
从纬度上看,德国科隆的纬度要比河南高,所以不能机械化对比。
我们把上面四个水灾的基本面,这些地方都是在相对少雨的地方,降雨量有几十年一遇的特征,尤其是,蒙古、科隆和郑州,都有这样的特征。
这个信息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关键。
首先,谦济堂文化在小暑节气交接的时候就作出了一个大概的预测。
文章《小暑节气交的特征,小暑的谚语隐藏着大道理》。
强降雨在接下来是大概率出现的,其强度的征兆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从去年冬季以来,包括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的气候异常,必定为后期出现报复性强降雨天气埋下伏笔;
二、小暑节气交接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较大降雨,部分地区还出现打雷,前一天多地发现明亮的晚霞等信号,也是强降雨来临的信号特征。
关于第二点,还有网友补充,在去年冬季的时候,河南地区出现了明显大打雷现象,这为今年的异常天气埋下了伏笔。
那么,接下来的强降雨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基本上整个下半年,都会有强降雨的的趋势。
而且,大部分会集中在北方地区,就是中原以北的地方,武汉 所指的维度以北的地区,会较大概念出现。
这就是涉及到大时空数模型的推演了。
今年是水运不及之年,只要应象了,灾发于北。(参考五运六气理论)
北方地区,较少发洪水的地区,一旦出现类似科隆、郑州这样级别的强降雨,是非常致命的事情。
有人把之前无锡的强降雨和河南水灾进行一个比对。
预防和平时的应对熟练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仅仅考验城市的宏观设计,同时也考验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引用《黄帝内经》中的经典: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重点防范:北方,大城市,抗水灾意识薄弱的地区,下半年强降雨是常态。
重点防范:北方,大城市,抗水灾意识薄弱的地区,下半年强降雨是常态。
重点防范:北方,大城市,抗水灾意识薄弱的地区,下半年强降雨是常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