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教师节了,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早在1932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恢复高考后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用来庆祝教师节和感恩教师。
说到教师,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三尺讲台。有人这样戏谑地总结教师行业,说它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视死如归。尽管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在这三尺狭小的空间里,却见证了多少优秀教师最崇高的师德,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守卫着一方净土,教师是社会上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我是不大认同的。因为它太容易让人想起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流泪”的调子太悲,“成灰”的结局太凄苦。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春蚕是作茧自缚的,“作茧”拘囿了老师的眼界;“自缚”隔断了老师的攀登。我觉得老师更像一座座桥,引渡着千万学子,要会忍辱负重,又能铁骨铮铮。
虽然他们的生活很清贫,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最富有的。 因为教师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他们心中怀揣着秋收的期盼;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 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 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 他们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老师”二字虽然好写,但却价值千金,因为每个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这就形成了教师的精神,在讲台上,教师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鲜红的太阳,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生活当中,当每个孩子们向老师问好时,哪怕是学生的一丝微笑,老师们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真水无香,真爱无言。教师手中托着培育人才的天平,用心作犁,播种智慧的种子,传承民族的美德。他们不会有千金掷出的豪爽,但不会没有克勤致俭、细微育人的执著;我们不会有山珍海味、高档轿车的享受,但不会没有润泽万物而不求回报清水般的厚德。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共创立体车库祝全天下的老师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