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风格:中国最热闹的屋顶-潮汕人的屋顶住着神仙
潮客小镇 2021-09-12
“你家的屋顶长着草,
我家的屋顶却住着神仙”
在广东潮汕地区
许多庙堂的屋顶上
每天都会时刻上演着一部部精彩的大戏
或是屋脊上的游龙戏凤
或是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
或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
位于广东潮汕的嵌瓷九龙壁,其精美程度绝不亚于故宫、北海九龙壁,请横屏观看▼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项传承了300多年的手工技艺——嵌瓷
嵌瓷是流行于福建闽南与广东潮汕、台湾及闽潮华人海外聚居区的一种特殊建筑装饰形式,以绘画为基础,通过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出各式人物,动植物,吉祥图腾等,常用于祠堂、庙宇及民居等建筑物的屋顶装饰,堪称南国建筑里的一朵奇葩。
(诏安武庙嵌瓷)
嵌瓷与木雕、石雕并称潮汕三大建筑装饰艺术。嵌瓷是广东潮汕的一种特殊建筑装饰形式,以绘画为基础,通过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出各式人物,动植物,吉祥图腾等,常用于祠堂、庙宇及民居等建筑物的屋顶装饰,堪称南国建筑里的一朵奇葩。2011年,嵌瓷工艺成功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民居厝顶上的嵌瓷▼
老家诏安,嵌瓷被称为“绞碗料”,潮汕地区则称之为“贴饶,扣饶”。
嵌瓷的主要材料是各种颜色的瓷碗,黏合材料为“糖水灰”,这种灰以牡蛎粉为原材料,加上红糖水以10:3的比例混合,调制出来的黏合效果极佳,经久而不易脱落
这一组组精妙绝伦的屋顶艺术品,是匠人们刻苦付出的结果。剪裁碗砾是入门的基本功之一,先要将完整的碗用钳子敲碎成数块,其过程极为关键,一方面要掌握好力度与巧劲儿,否则会把碗砸得“稀巴烂”不说,手还容易被碎瓷片划伤。另一方面也要做到物尽其用,节约成本。然后再对其量身定做,一点点修整到合适的尺寸
一整套作品剪裁下来往往双手酸痛,满是水泡,辛苦异常。“铰”好的瓷片会被用糖水灰粘贴在事先用水泥做好的模型上
嵌瓷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
(上世纪80年代老手艺人的嵌瓷作品,至今光鲜亮丽,摄于诏安悬钟城关帝庙)
艺人们游走四方,哪里有活儿干就到哪里栖息停留,近则四乡六里,远则过省过市,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对家人的想念或是一通电话,或是一张凝视许久的照片……
工地条件简陋,有时候运气好能够有个厨房餐桌可以烧饭就坐,但更多时候却连个可以让大家围坐起来吃饭的桌子都没有,只能各自找个地方蹲坐解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式洋楼住宅的崛起,嵌瓷在普通民居装饰中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如今我们一般只能在祠堂庙宇以及一些古建筑里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传统技艺发展到了今天,有不少陷入了困境,面临着失传的风险。甚至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只能通过文字记载或者橱窗展示才能一睹其芳容。尽管政府也在推广弘扬保护,但有时候却只是杯水车薪,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我、
也只是想通过手里的镜头简单记录
因为建筑会倒塌
书本会泛黄
记忆会模糊
但影像却可以不朽!!!
………………THE END………………
ps. 本图文版权均为城市穿梭客-吴赐欣所有
来源:城市穿梭客、揭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