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叶选平、 邹家华、李长春的仕途都从这个城市起步!
在沈阳的发展史上,有五位正、副国级干部,曾经在沈阳的工厂、研究所担任副厂长、副所长、经理、厂长等职务,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他们的身影却印在沈阳人的记忆里。
叶选平
叶选平,1950年之前,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短期学习,1950年至1951年任沈阳第一机床厂车间副主任,1952年至1953年赴苏联机床厂实习,回到沈阳后,于1954年至1960年任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其后,又任辽宁省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与来厂的外国专家合影(左三)
邹家华
邹家华,1926年生,上海市人。1944年12月参加工作,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邹家华于1948年至1955年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补习俄文,后赴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随后来到沈阳,1955年至1964年任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人民友谊厂)工艺科工艺师、副主任工程师、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代厂长、厂长。
▲1956年,沈阳第二机床厂副主任工程师邹家华(左)与苏联专家研究摇臂钻床装配线。
▲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一排左五)、中捷友谊厂厂长邹家华(一排左六)、沈阳市市长刘宝田(二排左一)
1960年5月4日,在庆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15周年前夕,由捷方援建的工厂中捷友谊厂命名典礼大会,在沈阳隆重举行,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等出席庆祝仪式。
李铁映
李铁映有多年的第四机械部工作经历(四机部职能为电子工业),1970—1978 在四川永川的四机部一四二四所工作,1972年任该所一室主任。于1978年调到沈阳,1978—1981在四机部一四四七所任总工程师、副所长,并兼辽宁省沈阳市科委副主任、省科协副主席,后任沈阳市委书记。
▲这是李铁映同志早年工作照片
他虽然是物理专业出身,但年轻时就对书画艺术创作情有独钟,对瓷器艺术更是痴迷。2004年,李铁映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一职,开始了专职“瓷器生涯”。
置身于瓷器艺术中,在泥坯上刻字,他如痴如醉,逍遥自在,虽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收获更多。至今,他亲手制作的作品已有几千件,被称为“中国铁笔刀书第一人”。
李长春
1988年5月9日,李长春在辽宁工作期间,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视察丹东冰箱厂。
在《辽沈大地改革潮》一书中,他深情地写到“祖籍大连,生在吉林,读书在哈尔滨,工作在沈阳,名字叫长春——我是地地道道的关东人。”
李长春还回忆到,虽然在东北的几个大城市都留下他的足迹,但他最偏爱沈阳。1966年,22岁的李长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两年后,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扛着行李卷,来到举目无亲的沈阳,一干就是20多年。和他一起来到沈阳的同班同学中,有个贤淑端庄的女生,后来成为他生活中的伴侣。她叫张淑荣,后来是沈阳市一家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还担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李素文
李素文,1935年出生于沈阳市,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1956年,她到沈阳市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当营业员。1963年,李素文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起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75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届领导班子中的副委员长李素文相对特殊,和吴桂贤一样,是在文革特殊历史背景走上“劳模从政”道路的。文革结束后,她于1978年回到沈阳,在沈阳市糖果厂当工人。
1983年10月,出任沈阳市糖果厂副厂长,后任沈阳市轻工局供销公司的副总经理,1989年退休后,李素文再次创业,开办了沈阳第一家高科技产品专卖店,成为当地著名的民营企业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