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讲究人情世故,尤其是县级社会圈子以下,包括小镇和村落的居民文化背景下的社交圈子。
讲究的是人际关系。
不认识字还不打紧,但是不认识人,遇见事情,尤其是关系到生死攸关,利益干系重大的事情,不认识要害人物,是很痛苦的,甚至会走上万劫不复之路,咸鱼翻身无望。
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往往能碰见一些看人特别准的人,几眼下去,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品格怎么样。
其实识人术是真实存在的,逢事遇人,千万不要着急就全抛一片心,先说三分话,不懂说,不会说,先观察观察,先不着急表态,更不要着急下结论,定论人是很武断莽撞的行为,轻易的去承诺,更是傻瓜蛋一个,最后兑现不了,打脸都是不要紧的,声望信誉全然扫地,以后就更难混了。
1、一个人不合群的人,往往最能明白自己内心需要的是什么。
2、一个有修养的人,指甲永远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3、 任何人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是透明的。千万不要以利益去试探人,利益面前要亲兄弟明算账。
4、想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身边的朋友就足够了,先观察他身边的人。
5、越是有原则的人,越是不可深交。动不动就跟你君子有言在先,那么你与他就要君子之先则可,弄清楚原则再做事,别赌上泛滥的感情。
6、将心比心,只能要求自己,别人不一定会买账和照做。
7、天天发朋友圈的人,一般内心都很自卑。正所谓,缺什么,就秀什么晒什么。
8、一个自卑的人,往往也是很自负的。能力不足,威望不够,更想证明自己。
9、才不足则多谋。能力方面不足的人,喜欢给别人出主意。其实也是不自信。
10、识不足则多事。没见过大世面,没有见识人,也更喜欢到处惹事和闯祸的。内心深处想彰显自己的能耐,掩盖自己的没见识。
11、威不足则多怒。一个人在单位、家庭或者别人的眼中没有威望,便会有发怒生气的表现,以发怒来彰显自己的威望威严,其实还是因为缺威。
12、信不足,则多言。言多必失。话很多,其实也是不自信的表现,想用很多话来掩饰和圆融,其实就是信心不足。
通过现象看本质,缺什么就来什么,展示什么。
这些都是阴阳互化的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古代先贤留下的大智慧啊,不可不察!
今天就分析这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留言,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