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大梅州 大梅州 关注:0 内容:244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梅州 > 大梅州 > 正文
    • 大梅州
    • 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潮客小镇网   烈阳灼心   发布时间: 2022-02-25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红色梅州

      前言

      2007年是叶帅110周年诞辰纪念,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一些开国元勋的后人齐聚梅州,共同出席了纪念座谈会。

      叶帅是广东梅县人,当年他也是从家乡启程,踏上了革命之路,在革命的低潮期时,叶帅始终坚定信仰,跟着共产党走,在后来风风雨雨的岁月,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叶剑英

      几大开国元勋的后人齐聚一堂,大家其乐融融,在座谈会上,时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的刘源被点名要求,代表大家发言,刘源也只好“勉为其难”,笑着发言:

      “于公于私我都该站起来讲几句。”

      “于公,是叶帅一手创建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政委。“至今叶帅还是我们军事科学院‘最闪亮的名片’。大家还深受他的厚德普照。今年我们主持编辑了叶帅年谱,刚刚出版。”

      “于私,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

      人生的两条道路

      王光美出身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

      父亲王治昌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毕业以后东渡日本,又考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商科,历任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高级官员。

      不仅如此,王治昌与著名的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还是好朋友,王光美时隔多年以后,对此还仍有印象:

      “我记得我们家的堂屋里,好多年都放着一张合影照片:两个大人中间站着一个小孩。两个大人就是我父亲和廖仲恺先生,中间的小孩就是廖仲恺先生的幼子廖承志。”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治昌夫妇

      不过,王治昌从政并没有太长时间,一直到廖仲恺遇刺身亡以后,王治昌决心退出政治舞台,闲居在南京,建国后被聘任为政务院文史馆馆员,一直到1956年病逝。

      王治昌本人从事教育多年,对自己的子女教育也十分严格,家里十一个子女,除了长子英年早逝以外,其他子女大多都成才,成为社会各行各业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包括王光美本人也是如此。

      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王光美排行第七,是家里的长女。

      王光美1921年出生在北京,她出身这一年,正是父亲王治昌在政坛扬名的年代,当时王治昌正在华盛顿出席九国会议,接到家里的电报后,顿时高兴的有些不知所措,思来想去,他决定为女儿取名“光美”。

      由于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王光美自幼便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据说王光美上小学、中学时,数理学科便十分强,是被誉为“数学三王”的尖子之一。当时荷兰有个图书馆里还有王光美的数学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四个字。

      不过在所有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并不是王光美,而是王光美的哥哥王光杰。

      王光杰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结识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的姚依林,1938年王光杰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曾奉党组织命令,到天津架设秘密电台,后来与党组织派遣来与他假扮夫妻的党员王新恋爱,两人后来竟然成了真夫妻。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摄于1923年)这个年代有摄影的条件,家庭条件应该较好

      但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王光美与哥哥王光英的关系好,两人年龄上只差两岁,但王光英没有选择加入任何党派,而是成为了一个资本家,创立了光大银行。

      1943年,王光美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并担任辅仁大学物理系助教。

      抗战胜利以后,王光美准备去美国留学,并且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批准。

      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王光美应该是一个科学家。

      不过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影响了王光美的一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国共两党在美国调停下进行和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以及美方为实施停战协定,在北平设立了军调部,当时共产党方面调集了500多人参加了军调部的工作,其中负责主要谈判的是叶剑英、罗瑞卿、耿飚、李克农、黄华等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主任以及团员。

      不过中共代表团中,工作人员并不缺乏,唯独缺英语译员,叶剑英向北平地下党提出请求,希望能推荐一个英文翻译过来。

      之前我们提到过,王光美的四嫂王新,也就是王光杰的妻子也是地下党的一员,她向党组织推荐了王光美。

      王光美在抗战胜利之前,就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接触过,尤其是在嫂子王新的指引下,结识了当时北平地下党的负责人崔月犁,崔月犁也认为王光美比较合适。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上大学时期的王光美

      1946年春,王光美收到了北平地下党组织递过来的一张纸条,依照纸条上的约定,王光美赶到太庙与崔月犁碰面。

      接到任务的一刹那,王光美有过犹豫:

      “我是学高能物理的,接触的多是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如果去军调部当翻译,有关军事、政治的用语会不熟悉。”

      一方面王光美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军调部的工作,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考虑,自己已经被美国两所大学所录取,并已经通知她尽快办理留学手续,面对人生的两种道路,王光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可通过接触中国共产党,王光美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比国民党要好的,而且自己也早有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打算,现在党组织需要自己,自己怎么能离开呢?

      就这样王光美做出了决定,去北平军调部,她拿着纸条先去找了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的钱俊瑞,拿着开具的介绍信,到王府井附近的翠明庄找到了在哪里办公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经李克农考察后,王光美正式成为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翻译。

      叶剑英的一个建议,王光美决定去延安

      一天早晨,北平军调部专门派出了一辆车到王光美家中,途中王光美问司机:“这是谁的车?”

      司机告诉她:“是叶剑英将军的。”

      王光美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了叶剑英的名字,对于这位闻名已久的革命先驱,年轻的王光美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等到了军调部后,王光美的日常便被工作牢牢占据,她在最初加入军调部工作时,几乎天天都有会议,跟随叶剑英、罗瑞卿等出席,军调部当时下属设立了38个执行小组,这些执行小组分赴各地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处理双方军队编制以及相处等问题。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叶剑英

      不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方面与我党和谈,而另一方面,却积极调动部队开赴东北等各个战场,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

      既然调处失败,那么北平军调部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1946年7月,马歇尔宣布调处失败,负责军事调停的三人委员会不得不宣告解散,北平军调部也几乎与此同时被解散,参加军调部的中共代表也都相继撤回。

      不过对于王光美而言,她此时又将面临一个选择。

      要么跟随中共代表团一起撤离到延安,要么前往美国继续学业。

      要知道,王光美当时还不是党员,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关头,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

      时隔多年后,王光美的女儿刘亭亭也曾问起母亲当年往事,王光美坦言:

      “我是犹豫,我(拿的)是全额奖学金,而且是最好的学校,是我梦寐以求的要去读的博士。”

      不过王光美最终还是决定去延安。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

      就在军调部开始解散时,叶剑英派人找到王光美,询问她对未来工作的看法,并积极动员她去延安。王光美最终选择听从意见,到延安这个大熔炉里去。

      临走时叶剑英鼓励她:

      “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把学习的知识用来为人民服务。到解放区去,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知识青年要正确看待工农出身的同志。”

      1946年11月1日,王光美匆匆与母亲告别,坐上了一架从南京过来的小型美国军用飞机去延安,当时飞机上还坐了两个人,一个是一名年轻的美军军官,还有另外一个年轻人,后来王光美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周恩来的秘书宋平。

      当然如果王光美当年没有选择去延安,而是选择去美国,那么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女科学家。

      但也正因为这个决定,王光美告别了成为科学家这条道路,她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王光美到了延安以后,被分配到朱德、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军委外事组翻译,军委的办公机构就设在延安城外的王家坪。

      一开始王光美听说延安的冬天冰结得很厚,还特别带了一双冰刀,打算到了以后滑冰,但去了延安以后,发现那个地方没有人滑冰,所以只好又把冰刀藏起来。

      从这件小事上,也的确能看出,王光美一开始对延安的生活并不适应。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

      当年的延安杨家岭中央机关常在星期六举办舞会,王光美也去参加了几次,也正是在舞会上,王光美结识了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光美结识了刘少奇。

      看着这个小姑娘,刘少奇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党员呀。”

      “还不是。”王光美知道刘少奇,于是主动提出:“希望党中央的领导同志能够给我们这些才到解放区工作的年轻人一些帮助。”

      刘少奇哈哈一笑:“那就要看我有没有时间了。”

      没过多久,毛主席派警卫员通知王光美去刘少奇那里一趟,警卫员拖着一匹老马,将王光美带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办公地。

      这一次见刘少奇,两人聊得还是上次有关入党的事情。

      刘少奇简单的问了问王光美的工作、生活情况,王光美如实的回答:“我到延安以来,就像小学生一样,一切都在重新学习。最近,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动员大家到边区参加土地改革,我已报名到农村去。”

      快吃午饭时,刘少奇留王光美吃饭,王光美推说吃过了,刘少奇就从抽屉里拿了几个干瘪的梨给她。

      临走时,王光美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1948年,王光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美好姻缘天注定

      刘少奇有过几次婚姻,但是都不是很幸福,党中央领导人都积极为刘少奇撮合。虽然刘少奇一开始对王光美,是有一定程度的好感的,但两人一开始见面,还并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题。

      正如王光美对刘少奇所说,当时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动员大家到边区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王光美自己也报了名。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合影

      1947年2月,蒋介石派胡宗南投入25万兵力进攻延安,考虑到敌强我弱,党中央毛主席下令撤离延安,为保证党的安全,中共中央领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叶剑英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离开延安枣园转移到子长县瓦窑堡;另一部分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从枣园搬到王家坪军委总部留在陕北工作。

      王光美撤离延安,是跟着叶剑英领导的中央外事组一起撤离的。

      1947年4月,王光美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晋绥分区的山西省兴县参加了土改工作。

      从到延安然后再离开延安,王光美与刘少奇见过的次数并不多。

      在兴县蔡家崖(中央晋绥分局所在地)集中学习时,刘少奇也东渡黄河到了蔡家崖,两人再一次碰面。

      这一次刘少奇决定出动出击,抓住自己的幸福。

      刘少奇在土改工作队吃完饭以后,临走时问王光美:“你是在这里参加土改,还是跟我们上晋察冀?到那儿也能参加土改。”

      言下之意,就是问王光美,是否愿意跟着自己走。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

      王光美没听出刘少奇话里的意思:“我正在学习,等分配参加哪个工作队,能跟你们走吗?以后有工作需要再说吧!”

      后来王光美把这件事儿告诉土改队的同事,同事都笑她:“你简直就是一个榆木疙瘩。”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王光美联系之前的情况,这才意识到,刘少奇是在对她表白心迹。

      原来,就在王光美跟着中央外事组撤离到瓦窑堡的时候,叶剑英的夫人吴博给了王光美一张纸条,上面是刘少奇给她写的一首诗,只不过诗句里也只是说她工作表现很好,没有表露丝毫爱意。

      被安排参加土改,一工作就是一年,期间王光美与刘少奇并没有联系。

      当时中央领导人对刘少奇的婚事格外关心,邓颖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为刘少奇介绍过一个,但也许是工作忙,也许是心里对王光美还有记挂,总之刘少奇没动心。

      1948年3月,王光美结束了土改工作,前往西柏坡,当时中共中央也在4月迁到了西柏坡。

      刘少奇与王光美再一次见面。

      一次,刘少奇主动邀请王光美:“有空上我那里玩儿。”

      王光美对刘少奇的感觉慢慢地增加,心里也多了些许爱慕的情绪,有了刘少奇这句话,王光美也想时常去找他,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去呢?我心想,我不能向这里领导请假说要去找某某中央领导同志,即使去了,他那里有岗哨,我这样的一般干部无缘无故也不让进。”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在西柏坡

      1948年6月的一天,王光美到了刘少奇办公室。

      这一次两人谈得更加深入,也彻底的揭开了彼此的心思,刘少奇也没再小心翼翼的试探,而是向王光美表达了爱慕和想要在一起的想法。

      刘少奇很诚恳地对王光美谈了自己过去的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情况,这让王光美大为意外,晚年的她在回忆起这件事来,仍然是充满了眷恋:

      “他表示了愿意跟我好的意思。他还说,他年纪比较大,工作很忙,又有孩子,要我好好考虑。我当时觉得这个人真有特点,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愿意说自己怎么怎么好,以便取得对方好感,他却光说自己的缺点。”

      “年纪什么的我倒没有往那方面考虑。”王光美诚恳地说:“只是在政治水平上我们差得太远,我和你在一起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应该注意什么?而且我也不了解你过去的个人情况。”

      “我还不知道你有没有其他婚姻关系?”

      王光美临走时还问了一句

      “这样吧。”刘少奇给她出主意:“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你去找一趟安子文同志;如果想了解我过去的历史,你去问李克农同志。”

      “如果你想知道我的婚姻情况,你就去问一下邓大姐,她就住在隔壁房间。”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1948年在西柏坡(王光美抱涛涛,刘少奇抱丁丁)

      邓颖超之前还在撮合刘少奇与另外一位姑娘,没想到刘少奇自己解决了,当王光美跑过来找邓颖超询问时,邓颖超第一个反应是:“我没想到啊。”

      天色渐渐昏暗,王光美也不好意思长留,于是主动问了一句:“几点了,我该走了。”

      刘少奇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块表,没想到表坏了,拍了半天不走字,王光美颇感诧异,一个中央领导人怎么连块好表也没有。

      “你怎么也不叫人修一下?”

      刘少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了一句:“叫谁修啊?”

      王光美接过刘少奇手中的表:“我帮你修。”

      一来二去,王光美顺利地与刘少奇走在了一起,两人共同走过了许多年的难忘岁月。

      可以说如果没有叶帅当年劝说王光美到延安,也不会促成这样的姻缘,后来叶刘两家虽然来往不多,但相互之间总是彼此扶持。

      红色梅州:2007年开国元勋后代齐聚梅州,刘源率先发言:我母亲当过叶帅翻译

      图|1961年5月,刘少奇同王光美看望姐姐刘绍德

      2007年,刘源主持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还编成了近90万字的《叶剑英年谱》,经中央批准后,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一年,也是是叶帅110周年诞辰纪念,开国元勋的后人齐聚梅州,刘源还谈起了同两家交往的一些往事,谈及当年母亲曾给叶帅当翻译一事,刘源深有感触:

      “父辈在革命年代便已经相识,而我母亲王光美还当过叶帅的翻译,可以说叶帅是她的革命领路人,特别是在刘家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叶帅很多帮助。”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