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房地产,是一个既冷门,又热门的话题。
大家的经济压力的确是大了。
工作机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危机感其实强了很多,相比疫情之前。
房贷,从大厂开始“沦陷”,年薪10k的人,居然操心人家月薪10w,真的骄傲了
潮客小镇网 2022-04-13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大厂似乎又有人还不起房贷。
这两天,一名互联网大厂员工还不起10万月供,还将面临被裁员的案例刷了屏。
原本坐拥身价4000万,如今却走在破产的边缘,一半的人觉得唏嘘,另一半却认为这个故事编得不怎么样。
但无论如何,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名大厂员工的人生滑坡。
有房群体洗牌时刻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今年房贷还不上的声音似乎有增多的迹象,上至大佬名人,下至无名小卒。
而大厂的案例,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次刷屏的案例,同样出现了大量抓马的字眼,“X讯员工”、“月供十万”、“身价4000万”、“破产边缘”、“华润城卖不掉”,随便哪一个组合起来,都是一则吸睛新闻。

案例来自一名叫“allen”的网友分享。
虽然故事不长,但字句之间几乎都在用一种命运捉弄英雄的口吻表达惋惜。
故事的主角,工资从8000元涨到了6万一个月,用了10年。
这10年间,毕业前3年在龙岗以一己之力首付100万上了车。
接着在2017年卖掉龙岗的房子,赚了两百多万,换到了超级网红楼盘南山科技园的华润城,总价1600万,首付约500万,月供杠杆拉到了6万+。
彼时故事主角的收入还没迈过6万+/月,但也即将迈过。
接着故事的主角迎来了深圳楼市的暴涨时光,2020年初买的华润城房价几乎翻倍。
在信心飞速膨胀之下,又加了杠杆,依靠借款和网贷,在南山区西丽冲刺了一套1000多万的房产。
岂料楼市迎来冷霜,变脸比计划来得更快,月供加上家庭开销,每月达到10万+。
在现金流枯竭的情况下,原本打算卖房减轻压力,结果却卖不掉,如今又被列入优化名单,一旦优化落地,将确定破产。
故事被分享出来,立马就被大量转发刷屏。
而随着故事的发酵,网上也引来一片质疑的声音。
有人质疑工资从8000开始,是怎么做到3年攒出100万的首付,一个月工资不到6万怎么敢供6万月供的房。
甚至有人认为,17年买的华润城到现在亏的,不正常。

但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像这种大厂员工,是最容易受疫情、收入下降影响的。
去年12月,同样是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一则房贷还不上的案例也刷过屏,夫妻双双失业后还不起房贷,被迫断供。

所以像大厂程序员断供的案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而且在买房群体中,程序员的购买实力是各行各业中的代表。
这次被曝光,被讨论,更多意味着的是,疫情之下,已经到了最考验大家买房控制现金流能力的时候。
换句话说,当下也已经到了有房群体洗牌的时刻,还不上房贷的出局,扛下来的柳暗花明。
上周“延期还款”的话题就上了热搜。
原本只是疫情影响,正常申诉请求延期还房贷,但是因为上海疫情,放大了有房一族的情绪,一则“因疫情影响,市民问银行能否延缓房贷”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开来。
而随着网上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银行纷纷出来表态,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人采取不同的还款延期措施。
大厂员工还不上房贷只是当下有房群体的一角缩影,还有更多行业的人,把买房杠杆拉满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只是还没有被曝光出来。
洗牌期or入局期?
现在手中有房的群体,已经处于洗牌阶段,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在楼市布新的局了?
在股市,都知道抄底是最爽的,反弹后做右侧交易是稳妥的。
但大部分时候,韭菜们都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底了,明天是不是会反弹了。就算反弹了,心里被摩擦也不敢跟。
这种心态,在楼市也非常像。
买房最吃力的一拨人是刚需,最容易被政策误伤的是刚需,最容易选房踩坑的还是刚需。
调整期不敢买,行情上升阶段出手又不够果断,最终导致错过机会。
向来深圳市场是最敏感的,稍有一点松动苗头,哪怕是给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也会蠢蠢欲动。
比如2019年,深圳豪宅税的放松,市场立马就迎来了启动,行情一直持续到了2021年2月“指导价”出台。中间无论出台何种调控,市场都照单全收。
现在市场已经有一些比较微妙的信号了。
深圳各个存量新盘,去化的节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
最明显的,像加福华尔登府邸这样前期市场接受度低的存量盘最近开始卖得不错。
这个盘,开盘之初备案均价9.5万/平,462套房源,仅148人入围冻资,但是周末两天就卖出1.6亿。
若按照最低价640万/套假设,2天则成交了25套;若以3316万/套为标准,则成交约4.8套。

但就算是这样,大家也仍旧会怀疑,是不是真的行情信号来了。毕竟只有看到真正的成交起来,才算行情复苏,才敢出手。
如果遵循买房时机判断原则,量涨价平阶段才是最佳的买入点,因为量跌价跌之后是行情的拐点。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深圳市场的底部已经很明确了,是否布局,就全凭个人实力了。
来源:互联网 今日头条 格隆汇
整理:潮客小镇网
一些精彩的评论:
在北京,近期小区附近出来了好多法拍房,都是断供的导致的,几乎都是70-80%市场价在卖
公务员,年薪20万是最起码,稳定的,大厂百万年薪,但不是永久的。现在是行情不好,还是稳定工作安全,没有大起大落。
居然担心月供10万的人,虽然大厂失业,但再他们找份5万+的工资应该绰绰有余。 房子供不起可以卖掉,比市场价低1000-2000每方,可以快速卖掉。拿剩下的钱换套小的或地理位置差点,轻轻松松。
月薪高只是平台的红利,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小厂有比他们能力强的只是没他们幸运
我这年薪10k的人,居然担心人家月薪10w,真的骄傲了

这次疫情对美国房地产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8
内容摘要:
这次疫情对美国房地产有何影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美的持续蔓延,近期各州纷纷宣布延长居家隔离令来更好地防控疫情,纽约州州长库默宣布纽约州的居家令将延期至5月15日,学校及非必要运作的中小企业等……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美的持续蔓延,近期各州纷纷宣布延长居家隔离令来更好地防控疫情。纽约州州长库默宣布纽约州的居家令将延期至5月15日,学校及非必要运作的中小企业等依旧会维持关闭的状态。全民隔离的现状下,势必会对多数行业产生冲击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走向又是如何?
这次疫情对美国房地产有何影响?
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支柱的产业之一,自然也会受到疫情带来的一定程度影响。当前,除了美国买家的申购数量锐减之外,卖家们也更加谨慎,使全美房地产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
持续的疫情导致就业人数下降,许多美国家庭的财务压力逐渐增大,对于购房的热情也持续走低。在房源方面,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邓肯表示,当前许多卖家可能会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市场上的挂牌数正在下降。
约市为例,尽管部分交易仍在继续进行,但曼哈顿房地产数据公司UrbanDigs的分析显示,3月16日起,纽约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强制性关闭措施的当周,将近有450个挂牌交易退出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合同签约数量从214人减少到109人,减少了近一半,挂牌数量下降了79%。
在房价方面,房地产数据网站Localize.city网站的总裁史蒂夫·卡利福维茨(Steve Kalifowitz)表示疫情对房价的影响仍然需要继续观望。网站的用户活动显示,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网上研究房地产,而极少联系代理商。卡利福维茨认为,尽管当前市场有些冻结,但一旦恢复正常生活之后,严重受疫情影响的纽约人可能会为了筹集现金的目的来增加房屋的挂牌数量。
部分业内人士对房产市场走向依然充满希望。Elegran销售总监Jared Antin认为,疫情对纽约市房产价格的真正影响可能会在未来6到12个月内显现出来,“我们认为,由于房地产是相对稳定的投资,尤其是在股票市场动荡期间,国际资金将开始回流到美国和曼哈顿市场。” 总体而言,经济衰退通常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小,而新冠肺炎疫情下房产市场的情况,与此前的流行疾病下的状态并无差异。
疫情下的“云买房”潮流
疫情同时也改变了美国房产的交易方式。居家隔离令下,房地产交易的每一个步骤都被严格限制。买家想要进行购房,只能通过视频看房,再通过房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律师来处理大量购房文件,完全在线上完成交易。
房地产网站StreetEasy的数据表示,从3月15日至30日之间,有超过2,000个卖家在网站上发布纽约市房屋信息的同时附上了录制好的房间视频,该数据是同期的2.5倍。
纽约房产经纪公司Halstead Development Marketing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过去的几周里每日24小时无休止工作。该公司拥有35个新公寓住宅项目,包括一些租赁项目,目前公司在为这些住宅进行线上参观渠道的开发。该公司的销售总监表示,在美国纽约交易大楼,为了出租手头上的308套公寓,他们的销售团队在录制52个小视频的同时,也委托了专业团队制作了20个视频。此外,为了鼓励买家进行线上看房,他们将销售人员的佣金从3%提高到4%。
“云看房”的模式下,尽管虚拟看房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后续交易等问题仍需得到更多的引导才能平稳运行。例如,纽约曾经要求公证人出席合同签署现场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但3月后这一流程可以在视频或音频中完成,无需公证人到现场。尽管如此,许多贷方并不承认这种在线公证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律师和产权代理人不得不为顺利签署纸质合同而想出解决办法。物业公司和政府房屋管理办公室由于员工回家办公也堆满了文件,对房屋交付程序产生影响,部分交易甚至因此错过了最后期限。
因此,在复杂的购房程序面前,建议买家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之下进行购房,以免遭遇“陷阱”。通常情况下,律师在买家购房过程中会审核购房合同,及时了解交易房屋的产权状况,查看房屋是否有抵押、债务等产权问题,让买家对购入的房产有个详细的了解,并在律师帮助下签订购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