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界中,不到潮汕不出师,
可见潮汕地区是风水界的练兵场合小白鼠。
本文暗藏𨻧隍风水玄机,彩蛋自己挖吧。
潮汕风水大局(上)|三分天注定
2020-08-07
导语:这里,曾是享誉天下的“海滨邹鲁”,也是首批“点名”的经济特区,更是风水师们青睐的“风水试验场”。
然而在众多光环的加持下,这片地区的发展,却与我们所冀望的截然不同!
历史上的这里,曾有辉煌,亦有沉寂,是什么造就了这里的大起大作?
本文将从风水的角度,揭秘这处极具风水色彩的地区——潮汕。
(PS:本文所说的是狭义上的潮汕,即揭阳、潮州、汕头三市)
【不到潮汕不出师】
潮汕在风水界里,地位很特殊。
因为这里跟一个村子,关系紧密,这村子便是江西的三僚村。
▼
风水在华夏传承几千年,时至今日,总会有那么一些地方,浓缩了风水的精华。
三僚村便是其中之一,那里是风水宗师“杨筠松|“最后的定居地,是“中国风水第一村”,更是“中国风水文化的诞生地”!
阴宅代表明十三陵就是那里后人的“大手笔”!
▼
这个村的不少风水师都会不约而同地去一个地方,试验所学风水术。
这个地方便是今天要讲的主角——潮汕。
最出名的传说要数“七廖下潮州”,其中七位出名的三僚廖氏风水师,都踏足潮汕磨炼本领,甚至在三僚村里,流传着“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
潮汕地区的特殊性,造就了这处“风水试验场”。
【 风水试验场 】
潮汕,因地处偏僻,自嘲为“省尾国角”。
▼
中国有三大干龙,其中南干龙的回龙莲花山把潮汕隔断在大陆的东南角,从地理上形成了一处较为封闭的地区。
这么一处“南蛮之地”能成为“风水试验场”,至少得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它前提得先块风水宝地;
第二点,风水师在这发挥空间大。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
两水夹一山
先聊山峦,凤凰山不仅是莲花山的支龙,还是潮汕地区的主山脉。
另外,这条山龙享受的可是皇帝般的待遇!
两旁的榕江、韩江像两位“护卫”般,双双迎送,形成了一处“两水夹一山”的地理风貌。
有山且有水,这就满足风水宝地最基本的两个要素,“两水夹一山”的地方,更易出风水宝地!
再加上青龙方与白虎方均有山脉守护,还有东海这个一览无遗的水明堂朱雀,
三面环山,一面环水。
▼
四象具备,这就满足了风水宝地最基本的条件。
山峦聊完,再看水势。
水龙出海没朝山
▼
说起潮汕,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它所依靠的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的三大水系韩江、榕江、练江,流经潮汕平原的潮州、揭阳、汕头后进入南海。
水龙密集的三角洲,必是处“财”(水)富之地,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潮汕也不例外~
不过,韩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却有一点最为不同:它没朝山!!!
这可乐了这地区的水龙,流经潮汕后,就溜到南海去,压根不能像珠江三角洲那样,形成“聚财水明堂”。
▼
而这样的后果则是…
潮汕地区虽有不少钱财(水)来往,但却留不住,像水龙一样,“溜”到外面去。所以,潮汕人的华侨最多,而且都赚到钱。
抛开不能聚财的水明堂这点,
从形态上看,潮汕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不过我大天朝处处都有风水宝地,怎么唯独潮汕成了“风水试验场”?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我要说的第二点:
风水师在这发挥空间大!
剥换繁多
山龙的“剥换”,指的是山龙行走时,会因为山的高低不一,导致顿伏不定,形断而势不断,山不连而气相连。
潮汕多山区,山势绵延起伏,因此这里山龙最大的特点就是:
“剥换”贼多!
▼
而山龙剥换过多的地区,会有这么一种主要的表现:山龙结穴点巨多!
▼
山龙“剥换”多,在“剥换”过程中,会沿着山脉衍生出更多的支龙,所结龙穴比其它地区更多。
结穴点多,自然风水师就会跑过来潮汕,寻龙点穴。
潮汕之所以成为一处特有的“风水试验场”,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的是,在唐朝前,潮汕这块风水宝地,并不招人待见,尤其是官员~
【 首次崛起 】
潮汕因莲花山的隔绝,再加上那个时代交通没那么便捷,“山高皇帝远”,导致潮汕无论经济,还是人文,都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
而且,潮汕地区看似“风水宝地”,而实际上在唐朝前,并不适宜人居住。
潮州古城
古时潮汕(古时称潮州)的核心地区,在现今潮州市内,即潮州古城。
▼
那时潮州古城所在的位置,是整片潮汕地区风水最好的一个地方。
▼
首先,它处于主山龙凤凰山下,以及,在潮汕地区的“母亲河”韩江这条九曲来水中最得势的有情怀抱处。
而且,还位于“罗星”锁水处。
“罗星”的作用跟朝山相似,都是减缓水龙流速,把龙气锁住。
这处罗星,恰恰在韩江未分流前,把大部分的龙气,堵在了潮州古城这块。
不过,即便是综合了以上这两点,潮州古城看似风水很好,可实际,有一巨大的缺陷!<
其原因就在于这条“九曲来水”韩江!
“鳄”溪韩江
韩江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丑名,叫恶溪,现在叫做:意溪,里面又臭又N多鳄鱼,还专吃过江的人。
▼
风水上,判断一条河流是否为吉水,分两大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外形的判断。
像之前提过的“九曲来水”、“有情怀抱水”、“反弓破财水”则是基于这个维度上的。
第二个维度,是水质的需求。
这个维度包括了水的流速,清澈程度,危险系数以及味道等等。
而韩江在外形上来看,是一条有情的“九曲来水”,但是从水质来判断,却是一条“凶水”!
试想一下,住的地方附近会有鳄鱼经常出没,这算哪门子的风水宝地。
水质不好,鳄鱼多,树林又多瘴气,就不是好风水,需要改造。嘿嘿,
古时不少官员做错了事,皇上就有可能让他们下贬到潮汕,有多远走多远,眼不见为净。
而这样不宜居住的潮汕地区,又恰恰是因一个被贬的官员而改变…
韩愈改“潮
这位被贬的官员,就是后来潮汕地区供奉的众多“老爷”(神仙)之一——韩愈,
他侄子韩湘子,就是正儿八经的八仙之一。
▼
我们先来看看韩愈被贬时,对潮汕的初印象。
“过海口,下恶水;
涛泷壮猛,难计程期,
飓风鳄鱼,患祸不测;
州南近界,涨海连天;
毒雾瘴氛,日夕发作。”
——《潮州刺史谢上表》,韩愈
又“恶水”、又“飓风”、又“鳄鱼”、还“毒雾”,那时候的潮州真不咋滴~
幸好的是,韩愈没有把这股委屈劲带到潮汕,不然潮汕的首次崛起可能要推后不知道多少年。
韩愈到潮州后,做的其中一件大事就是驱除鳄鱼,改善恶溪!
整理过后的恶溪,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情怀抱水”!
后来为了纪念韩愈,把恶溪改为韩江,把笔架山(位于韩江东岸)改为韩山,很多关于韩愈的痕迹至今都在潮汕地区里。
▼
甚至,有诗曰:
“民心如镜常相映,
山水于今皆姓韩。”
——许士杰
且后来,一座同样跟韩愈有关系的大桥,更是把古时潮州的风水提到了一个极致!
“断”桥锁龙
这座桥便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的湘子桥。
本文关于湘子桥(现名:广济桥)的说法,甚是精彩。
▼
这座在传说中动用“仙佛之力”而才造成的桥,在风水上的作用,大家都能猜得到,锁水龙。
不过,这水龙锁得可是一波三折!
为了把这条水龙锁住,足足花了264年的时间!
一开始的湘子桥,是一浮桥,由86只船架 1个石墩组成。
▼
为什么没用最为常见的梁桥!?、
难!!!
两岸最短的距离为500余米,在古时,要在上面建一座大桥,已是特大桥梁级别的,全以梁桥方式建桥,难于登天!
所以一开始,使用了较为简易的浮桥。
不过,韩江水龙汛期水量大,很快就把桥给冲垮了。
▼
制服这条水龙没那么简单!!!
若以梁桥的方式,500余米的跨江长度,那时技术上很难支持;
若以浮桥的方式,却又扛不住这么“猛”的水龙。
咋办!?
混着来!
风水界的超级组合拳,来啦!
▼
湘子桥最后集浮桥、梁桥为一体。
以东西两端为石梁桥为主体,辅以中间由浮舟组成的浮桥,远远看上去宛如一“断桥”。
石梁桥与浮桥的比例为4:1,符合安全系数免于被水龙冲垮。
于此同时,浮桥的用意也很是巧妙~
这里面的智慧,和四川的都江堰,如出一辙。
古代风水大格局的顶级水准。
▼
江水龙这么猛,咱迂回着来。
广济桥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就是因浮桥可以根据韩江水量,解开排洪。
平时韩江水量没这么猛,就锁住你的龙气;等到韩江“发火”之时,给个出口,让你溜到一边去。
石梁桥的静与浮桥的动,隐隐对上了太极的概念。
太极的作用,就是调和。
民谣都有说: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湘子桥对于整个潮汕,地位是不可比拟的。
习大大来潮州,意义深远啊!
湘子桥的建成,潮汕古城的风水格局才算是大成,这也是日后成为“海滨邹鲁”不可或缺的条件~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
潮汕同样是因此独特的地理位置,遭受了两次大灾难
【 惨痛打击 】
潮州这块位处南端,靠山环山的风水宝地,在安稳时期,能偏安一隅。
可一旦到了战乱时期,这块宝地在军事战略上就会变得尤为突出!
潮州的退路就是𨻧隍。
▼
莲花山能成为抵抗敌军入侵的天然屏障!
而韩江三角洲与潮汕平原能军队提供后勤补给!
潮汕无疑是一处难攻易守的军事宝地!
但也因此,遭遇两次惨绝人寰的屠城!
▼
1278年,元军攻打南宋,宋军节节退败,潮汕基本作为南宋最后的根据地,奋力反击后惨遭屠城;
1653年,清军攻打南明,潮州同样作为最后重要的一处军事战略,守城失败后,等来的同样是屠城。
元、清这两个从北方入侵的朝政,只要宋、明败退,
潮汕就会很大程度成为最后的根据地。
经历过两次大屠城后的潮汕,地区的发展可想而知…
其实,不止两次屠城,日本占领潮州城的时间段里面,也是极其悲惨的。
在清朝中期,潮州城也有一次,差点就面临着屠城之灾祸。
一直到除去潮州古城之外,另一处风水宝地的再次发现,潮汕的崛起终于看到了曙光~
【 再次兴起 】
“汕头是远东唯一具有商业意义的港口。”——恩格斯,1858年
▼
1860年,潮汕汕头的开埠,潮汕“似乎”又回复曾经“海滨邹鲁”的繁荣。
但是,这繁荣是建立在被西方列强侵占的基础上的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不过,汕头这处地方,已引起后来某位伟人的注意…
一直到1979年,有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个圈,以汕头经济特区为核心的潮汕地区,迎来了真正契机!
深圳特区的早期领导,便是是潮汕人,出于斯,用于斯。
经商,你们是祖传的!
▼
汕头的位置,在先天上,不能说是潮汕最好的风水宝地,最好的应是潮州古城那块。
不过,在后天能人为改造大风水的条件下,汕头在风水上,却是最有潜力的!
沧海桑田,就是如此!
天意也需要人为,
浑然天成,也需要巧夺天工的雕琢。
正出与旁出
先从汕头的主龙脉说起。
▼
汕头的主龙脉,也就是靠山,是潮汕名山——桑浦山。
桑浦山是凤凰山山龙隐入地面后,再次出来而形成的山脉。在风水上,桑浦山与凤凰山之间的平地,我们称之为过峡。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凤凰山不仅仅是潮州古城的主龙脉,同时,也是汕头的主龙脉。
不过,这两者却有所不同。
▼
汕头,是凤凰山正面结穴的位置;(原来你才是亲生的?)
潮州,是凤凰山脉分支的结穴点。(折腾了一千多年,我还是二房?)
以凤凰山为参照物,汕头是正出,潮州是旁出。
值得注意的是,正出与旁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针对龙脉或参照物的不同,说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以凤凰山支龙为参照物,那潮州就是支龙的正出。
▼
正常来讲,正出处的来龙肯定要比旁出处的来龙要强。
但相比起潮州古城,汕头的来龙经过一大段过峡,
也就是说,抵达汕头的龙气,比抵达潮州古城的龙气,多了一次剥换。
因此,汕头的龙气,体量相对小,精纯度更高;
潮州古城的龙气,体量相对大,精纯度略低。
所以总的来看,两处的“龙气”整体上是差不多的。
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们的水龙。
双龙戏珠
▼
潮州古城依赖的水龙,是韩江,而汕头的,有两条,一是韩江,二是榕江。
而是,汕头恰恰夹在两江中间,形成了一处“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
韩江西溪还算是一条“九曲来水”,不过榕江在流经汕头主城区那块,却过于平直,甚至有些许“反弓”。
▼
先天条件不好咋办?我们且看新时代风水是如何挽回劣势的~
养龙池
汕头地区最大的问题是,它所依靠的韩江,几乎是一条“直水”,甚至还有些许“反弓”。
而我们说“直水”,“反弓”之所以不好,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会加剧水的流速,就是说,会加大水龙所附带的煞气。
▼
要想削弱煞气,就必须要缓解水的流速!
而缓解榕江水龙煞气的关键,是汕头主城区西侧的那一片湿地——牛田洋!
▼
过去的牛田洋,曾是一片汪洋。
之所以要花这么大功夫,把一片汪洋改成湿地,其原因呼之欲出。
而且,要建牛田洋的主人可是个伟人~
湿地有调节径流,改善水质的作用。
牛田洋这么大一块湿地,为了就是让榕江在流经汕头时,尽可能把煞气减弱。
而且,之后汕头还建了两座大桥,把龙气尽可能锁在汕头的内海里!
▼
汕头的内海正正是一处人造“养龙池”!
为汕头地区输送缓缓不断的水(财)龙气。
虽然财气充足,但汕头在风水上,还有别的“硬伤”。
四象平衡
汕头的四象,其实有点一言难尽。
▼
桑普山为玄武靠山,这个是可以的。
不过青龙方的南澳岛,虽同为山龙的过,但可惜的是,离大陆过远,隔了一片汪洋。
这样的青龙方难以有护气的作用,气都从过峡处漏出去了~
而且,白虎方的广澳大山对比青龙方的南澳岛,差太远了,压根不能与之平衡!
▼
所以,汕头风水布局的下半场,必然是针对其四象。
▼
最明显的一个项目则是南澳大桥,先在漏气的过峡处用一条曲桥(曲则有情)把龙气给续上,
于此同时,大力发展白虎方的濠江滨海新区,尽可能去平衡青龙方。
▼
虽然,我更想的是(呵呵)
▼
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潮汕风水布局的上半场。
(本文结束)
𨻧隍应该在凤凰展翅的中心点位置。
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07/21/70139118_929084122.shtml
好文章,慢慢品,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