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家奴,扳倒黄山主人,安徽首富。
这则旧事,引人深思。
善待他人,与人为善,是有道理的。
时下是改革开放40年,正是富二代接班的好时机,二代们往往没有一代人经历的人生寒暖,酸甜苦辣辛,人生五味品不齐,含着金钥匙,难免认为天很低,自己能耐很大,对人心的误判,乃是常见的事情。
明朝时期,黄山主人吴养春,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世界观是人生的天花板
谦济堂文化 2022-04-28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任何人。1626年,安徽歙县的大富翁吴养春,富可敌国,就连黄山都是他家的。可是,到最后撬动他家这座金山的,竟是一个小小家奴。
为了读清楚这个故事,谦济堂做了一个图表。
关系图梳理:
吴养春:安徽首富,黄山主人,争夺家产官司的得胜方;
吴养泽:吴养春的从弟,大概是堂弟或者二房生的那种吧,与吴养春争夺家产失败,后来郁郁而死;
吴荣:吴养泽的养子,愣小子,本文的硬核主角,扳倒吴养春的关键人物;
吴养春祖辈就是雄踞两淮的大富豪,家资巨万,富可敌国。安徽黄山就是他家私产。到吴养春这代,他还有官衔,按常理来说,吴家的权势,无人可以撼动。
吴养春本人也可能这么认为的,因为他与从弟吴养泽争家产,二人纠纷对簿公堂,吴养春凭借财大势大,赢了官司。他的弟弟吴养泽一气之下,抑郁而逝。
这个事情远没结束,吴养泽有一个家奴叫吴荣,幼年得吴养泽收养长大,又被吴养泽看重,所以他内心非常感念吴养泽,见吴养泽被气死,他为此愤愤不平,决心为主人报不平。
吴荣接替主人继续告状,但是吴养春收拾他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以“奴仆告主人罪”,把吴荣这个楞小子送进了监狱。
不料,这个愣小子有股横劲,趁人不防,逃跑了出去。这时,吴荣不但没被吓倒,还激起他要和吴养春死磕到底。他一路艰辛,跑到北京城,找到翰林院编修吴礼嘉。
原来,吴礼嘉和吴养春都是徽州老乡,吴养春曾和吴礼嘉的父亲有争执,回家后,吴礼嘉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吴礼嘉一直视吴养春为仇人。吴荣知道这层关系,才跑到北京城投奔吴礼嘉。
关系图梳理:
吴礼嘉:吴养春的同乡,在京城做官,
吴礼嘉的父亲:被吴养春气死,
魏忠贤:东厂厂长,通天权力。
吴礼嘉听完吴荣的诉说,一下勾起了他的怒火。就领着吴荣到东厂告状,说吴养春私占黄山,得利千万,富比石崇,贪赃六十万,图谋不轨。
这时,正是宦官魏忠贤得势之际,有这么肥的肉投来,能不找来饕餮之徒?于是天启六年八月,上头责成地方官追赃,不仅追回了六十万两,还要把黄山的木材作价三十万两,由官府变卖,正好宫里修宫殿等着用钱。
吴养春以为朝廷只是想从他身上榨点油水,就放手四处使银子打点。吴养春入狱后,他妻子汪氏四处托人说情,不惜代价。但是钱花了大半,案子还越来越严重了。
直到吴养春和儿子们都被抓进京师,关进诏狱,锦衣卫堂官田尔更主审,一番拷打下来,进来八个人,包括吴养春在内,一下死了五个,仅有三个活着。人死了,也不算完,钱还没缴够。
接着开始没收吴家财产,吴家家产折腾没了,人也跟着折腾没了。吴家人太悲惨了,男的抓去京城,女的更凄惨一片,妻子汪氏悬梁自尽,两个女儿也随母亲自尽,老母亲气绝身亡。风光无限的黄山主人,转眼间家破人亡。
这个案子起因是吴养春家门兄弟争家产,导火索是家奴吴荣进京告状,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发生,这样的结果,恐怕也是小小家奴吴荣所不能料的。
在地方上富甲一方的吴养春,原本没引起千里之外的京城的关注。如果吴养春和从弟好好处理家产,本来都可以享受优越的生活。如果吴养春不倚仗权势送家奴吴荣进监狱,事情也许不会是悲惨的结局。
吴养春小看了从弟,小看了家奴吴荣,而且他还没有预料到还有比他权势更大的,不但要了他的财富,还坏了他一家性命,这真是够惊醒后人的事了。#历史#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许就是如此吧!
有势不可恃强凌弱,不要小看任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