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布双狮戏球山
潮客小镇网 留隍信息网 2022-05-08
“双狮戏球”位于葛布下坑的三个地丘,因形似二只雄雌狮正在兴高采烈围着一圆球嬉戏而得名。
每年开正时节每天夕阳西下时,天幕挂着的一轮金黄色太阳,距离双狮戏球从三尺,二尺,一尺,缓缓地不左不右叠在圆球的上面,使“双狮戏球”呈现出璀灿夺目的光彩,从而构成一幅独特的奇观。“双狮戏球”有着它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一次天上瑶池圣母做大生日,饮得酩酊大醉,其女恋情凡间烟火,乘机带走如意玩物玲珑珠球,从南天门下凡来到葛布下坑潭厝埔的山坳上。见有一英俊青年正在牧牛,公主顿生爱慕,便有意试探,用手一指,变石为狼。狼追着公主向这位青年走来,公主故意大声惊叫。青年见状奋不顾身,拿起大石朝恶狼掷去。恶狼中石逃之夭夭。公主得救,上前道谢青年,青年答道:“救急扶伤,人之本份,无须多礼!”公主听后暗喜,又施一计,蹲下扶住右脚大叫起来。青年忙问缘由,公主说道:“刚才为了逃命,跑得太急,脚被扭伤,如今痛甚,移步艰难!”青年见状,确也同情,但男女受授不亲,又不敢上前。公主越叫越大声,青年最后下了决心对公主说:“恕我无礼,但身正不怕影斜,我背你到家养伤吧!”公主见青年人品纯尚,终于向青年敞开心扉,以身相许。
新婚后的夫妻生活,男耕女织,日子过得甜甜美美。一天,公主约青年到当年公主得救的故地重游。公主从衣袖中取出彩球,教青年踢彩球。一踢一钩,你来我去,两人玩得格外高兴。
天上三天,凡间三年。圣母一觉三天醒来,不见心爱女儿,马上叫天兵天将四处寻找。从南天门外向人间望去,才知道公主已与凡间青年结缘三年。圣母大怒,要女儿回归天庭。那知女儿不从,圣母爱女心切,只好赐女儿、女婿珠球,化为青山永伴人间。这就是“双狮戏球”的由来。
在粤东地区,无论潮汕人或客家人,“阿舅”-包括新婚新郎的小舅子(新娘的兄弟)、母舅(新郎母亲的兄弟)在婚宴上都会受到“上宾”之礼,坐上大位的特殊招待。因为民谚谐音“阿舅、阿舅,到来正有”,再则这一天“舅仔”是提油到来添灯(丁)传代。这一大吉大利意义赋预阿“舅仔”身份之特殊,是一个位理应受到“坐大位”款待的重要人物。客家人习俗,“舅仔”伴嫁当天还要带上一只俗称“带路鸡”的母鸡到新郎家,寓意:新婚后新郎新娘生仔象鸡产蛋一样容易――易过生卵。潮汕今也有此俗,故阿舅合理坐大位。
在农村有一句俗语“树大分桠,兄弟分家”,兄弟各自娶亲成家,理当另分炉灶自立门户,在土地房屋及财产处理上,父母说话有时还“唔当算”,还得请阿舅(母亲兄弟)坐大位作公证人,至于乡理宗族的族长本来在处理族内事有“一槌定音”的最高裁决权,但也得请“阿舅”到席见证、发表意见,以示公允。倘若是阿母“百年仙逝”,更必需等“阿舅”等组成的“外家头”到来“见试”(即是瞻仰遗体遗容)后,遗体方能“落棺”(入殓盖棺),并由“外家头”中的年老长辈亲自执锤钉“棺材钉”,寓意:盖棺定(钉)论。
一般来说宗族势力是父族为权,是中国旧社会的父族夫权统治,以同姓氏宗族为根,以此繁衍子孙,继承宗氏香火,另“阿舅”的出现,由外姓人在婚姻关系产生的财产分配、死亡问题上的介入处理,是宗氏夫权与母氏势力抗衡的反映,也是中华文化“阴阳相济”之和谐体现。 “阴阳相济,生生不息,此谓之道也!”(人或事物对立双方能够和谐互补,就能够得以持续发展,这就是自然规律!)。
“外甥像母舅”、“外甥食母舅,愈食愈更有”,这些俗语足以说明“阿舅”已经是成为维系婚姻家庭稳定的必不可少的纽带,也阴阳平衡中的太极点。
全国各地关于凤凰山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美丽传说,因为凤凰是吉祥的像征,是美满幸福的标志,另而我们留隍的大钱、盐坪、茅坪,由于背靠凤凰山脚,是凤凰的水,凤凰的一草一木把这里的村民哺育,因为这里的妇女自古以来吃了天仙水,被称为凤凰姑娘。因为她们的确在皮肤和肉色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白里透红气质的美丽。
从地理位置上看,留皇的大钱、盐坪、茅坪这三个村落都与凤凰山融为一体;属凤凰天池作分水岑的青龙畔;今潮州凤凰镇属白虎畔,村民们对凤凰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对凤凰山的美丽传说有着独到一处的真实和可信,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只金凤凰来到大钱山窝产了二只凤凰蛋,卵出了二只雏凤,金凤凰为了教雏凤修练成美丽的凤凰姑娘,一同来到人间结缘传宗接代,让大千世界的姑娘都一样美丽、善良;一天早晨金凤凰教二雏凤自由飞翔,跨过韩江对岸的乌尼岽山,由于小雏凤体力不足,飞至口铺莲花山便停下来休息,大雏凤飞至乌尼岽山脚,正想回转,这时天上玉帝雷鸣一声,要金凤凰回天庭,金凤凰此时此刻心想,自己日夜修练如今将凡界的人,如果听命回天庭自己修练意愿半途而废,何况放下二事更是依心难忍,因此用尽全身功力让大雏凤细雏凤化为青山永伴人间,自己也马上逆了天意化为美丽的姑娘与凡间结为夫妻,后人便把金凤凰产蛋卵化的山称凤凰山,日夜看望着河西,后来人称飞凤山和口铺的凤山。
备注: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
留隍横居李厝后靠山上,是由二个远近重叠的山峰所组成,远眺近峰好似天然的活生生人头像,远峰正好戴在头上的一顶官帽,露出一副安详而尊严的面容。有人称这是一位在保四方平安的山神日夜守卫着留隍的南大门,也有人说这是土地爷在笑迎每一位到来横居旅游做客的客人。山神也罢,土地爷也罢,这些都是人们对这座山的诚挚的寄托,愿它给人们带来吉祥,给人们带来幸福。
相传以前的很久时候,有位白云庵知名老和尚,一天到来横居化缘,刚下山,踏上这片热土顿时浑身自在,心情愉快,抬头望去,意外发现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位和尚心里暗暗明白:“此处虽方圆不上数里,有如此地灵,则人杰文可拜相,武可安一方的将领。”于是入村化缘,素席之中便向众位问个究竟。但村民却说未见如上所说是真,这位和尚听后感慨地说:“此乃天赐风水宝地,我可断定迟早灵气运至村中,必出人上的大高人呀!”
庵田位于韩江西岸岸边,今庵坑管理区,和尚田也位于韩江西岸,北接站口。由于岁月苍桑,山移水改,难考建庵具体时间,但民间传说当时二庵始于佛教文化的中兴的唐末宋初,与万江古庙同时兴建。
当时万江镇沿西的北至站口,南至今庵坑相距不到十里之地便有和尚庵,万江古庙,庵堂,妈祖庙,青金古庙和尼姑庙,自然地纽成一条宗教文化走廊。可见僧尼的活动是何等频繁!
众所周知,和尚、尼姑同道却不同居,但由于二庵为化缘来往密切,个别僧尼日久生情而沾了人间烟火,事情终被择迦袒师发觉,责戒说:“出家为僧尼者皈依佛门,就得守佛的清规戒律,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无欲无求,谦诚信佛,精心攻读佛经,参禅修练,以期正果。如今二庵部份僧尼六根不净。既恋尘世的烟火,当初就不该出家!如今乱了佛门规矩,为示佛的正法,只好废二庵为田,僧尼还俗,以田为食,让其过着人间烟火生活!”从此二庵为田,故称庵田、和尚田!
金龟朝北斗,位于北洞口寨仔脚,今留隍中学背山。只要你登上北洞尖峰,向东南放眼一望,你便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山丘巧妙地酣睡在大地,活像一只千年金龟,两前脚紧扒东洋,北洞二口,头一直目不转睛地在向东南眺望,给人们神态安然的感觉。龟背正对北斗星,故称金龟朝北斗。
朱伯琼,丰顺县留隍镇东留新村人。民国16年(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军,后投身教育事业,主持复办球山中学。。
话说这只金龟正是当年为“赶银老人”带路和守钱,到潮州东门头发放月粮的守财神,由于天机的泄露也随同“赶银老人”化为青山相伴人间。
如此风水宝地,历代多少地理风水名师争相到这里选择灵穴,以求荣华富贵。传说康熙雍正年间西洞出有个杜军英,生得高长大汉,日食三斗,有九牛二虎之力,一天正在田中犁田,忽听田头几只乌鸦在齐声呼喊:“可以出师啦!”杜军英自感身为粗鲁之辈,何能出师,不作理睬,乌鸦又继续大喊:“这是天意,还是赶快出师吧!”军英半信半疑道:“如我下饭的鱼仔捏掉头放在水中会游,铁犁放在水中会浮,我才相信这是天机!”结果然也!于是杜军英凭他人见人怕,鬼见鬼惊的外表,一声吆喝招兵买马,果然应者云集。军师为他择得金龟朝北斗宝地作为称霸封王山寨,养兵济民,专抢来往官钱官粮,声震东南沿海各地,投靠者不可数计,好不威风!
正月冻死牛,二月冻死马,三月冻死布田姐。
双春雨水红,无春好布田;惊蛰响雷,布田着扌克槌。
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
三月水恶过鬼。
末食五月粽,棉被勿入瓮。
五月初五是热时,家家户户插艾枝。
六月雨如霜雪:出门无六月天。
六月北风吹过夜,大水浸上坪。
六月立秋紧周周,七月立秋紧悠悠。
七月日头落山砍担柴,九月日头落山洗双脚。
七月秋风吹拉哩,八月北风讨布钱,九月天梭哆,一半有日一半无。
本文来源:留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