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 关注:8 内容:256

    朱华勇:​随感三则_岁月留痕(关于朱华勇老师的一些事和资料)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教育 > 公共教育 > 正文
    • 公共教育
    • 成熟

      随感三则_岁月留痕

      朱华勇

      一.秒针精神赞

      秒针,是永远向前的。从不疲倦,周而复始。

      我之所以赞扬秒针精神,是因为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永远向前的精神。但我们的人生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常常碰到矛盾、挫折、坎坷、曲折,但只要有秒针精神,就会想办法消除矛盾,克服挫折,踏平坎坷成大道。解放军的军歌首句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解放军所向披靡,无坚不克,无往不胜,英勇无比,解放军的军歌及其军事实践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我赞扬秒针精神!

      二.忍为上计

      小时候,常常到宫万头去游泳,见到一种现象,现在想起来很意思。宫万头有一凸处,汹涌澎湃的韩江水,流至此处,突然受阻,于是分成两支流,一处随主流南下,流进潮安、汕头,注入南海;另一支流,则形成漩涡,造成倒流。这支流是被排斥、挤压的。现实生活中,在群体相处中,被领导或被人们排挤在主流之外是常见的事。这时候,默默忍受是上计,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越王勾践的经历足以证明这一点。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带兵进攻越国,被越国大将砍伤,伤重不治而死。他儿子夫差继承王位,三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越王勾践夫妇押解到吴国,关在阖闾坟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他一心报仇雪恨,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躺在柴铺上;二是尝胆,在起居地方挂一个苦胆,拿到嘴里尝一尝。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上下一心,越国终于翻了身,起兵灭了吴国。这个事例充分证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也是容忍、刻苦自励、奋发图强的有力证明。

      三.退却为了前进

      汽车停放后要开出大路,常常先退后进,退却为了前进。人生也无非如此。在人生道路上,要掌握退却为了前进的道理,学会有进有退,进退自如,才会无往而不胜。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带兵几十万进攻延安。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考虑到敌众我寡,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留下一座空城。以后解放军转战陕北。党中央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西北野战军从几万人发展至几十万人。后来,不仅收复了延安,还消灭了胡宗南部队。解放军在取得辽沈、平津、淮海战役胜利后,解放南京,直到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事例足以证明“退却是为了前进”这一真理。

      作者:

      朱华勇为口铺朱氏笃庆堂人,在从化政府机关工作,其行文功底颇深,曾被誉为“从化第一支笔”

      来源:文狐网


      他为语文教学酿造甜香的“蜜”——记中学高级教师朱华勇

      林运来

        朱华勇,1961年毕业于广东师院中文系.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教研员、扦研协作中心会员、全国农村中学语丈研究会研究员、广东省中语会理事、从化县人大常委、从化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乡村语文报>主编等职. 从教3〕年来,先后编著有、<中学文学社文选》、《山花鉴赏》等书。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   

      [关键词]:中学高级教师;现代文教学;人物描写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05期 》

      朱华勇:​随感三则_岁月留痕(关于朱华勇老师的一些事和资料)

      从城讲堂第十六讲:写作要长期积累 厚积薄发

      添加时间:2019-03-11

      为进一步振兴从化乡村文化,促进从化文学创作的繁荣,搭建更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广州市社科普及基地从化图书馆携手区作家协会,2019年继续推出每周一场的免费文化艺术讲座。

      2019年3月7日晚上,在从化图书馆从城讲堂推出【社科普及讲座·乡村振兴文化系列】从城讲堂第十六讲:写作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

      本次讲座主讲嘉宾为中学高级老师,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朱华勇。朱老师曾任从化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从化市人大常委、从化市文联副主席,《流溪》杂志主编,乡村语文报总编。讲座上,80高龄的朱华勇老师声音洪亮,讲述写作积累的四个方面:1.生活积累;2.思想积累;3.技巧积累;4.语言积累。

      台下观众细心聆听,小观众认真做笔记。讲座完结后,大家积极发言,进行长时间互动交流。

      朱华勇:​随感三则_岁月留痕(关于朱华勇老师的一些事和资料)

      (从化区图书馆)

      来源:https://www.gzlib.org.cn/societyyjdt/168981.jhtml


      因为您们,我会更加努力

      棋杆中学

      初三(9)班,李家凝

      常言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本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二十来平方的瓦房中的我,就常常暗自想: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用知识来改变家里贫穷落后的命运。

      但当我埋头苦读时,家里的事情却一次次给我很大的打击。我不知怎样面对妈妈一次又一次,而且是一次比一次严重的手术。先是双肾严重结石,然后肾积水,不得不做了左肾切除手术,还查出患有乳腺癌和子宫癌,手术就接二连三了。爸爸也是老病缠身,二十几三十年久治不愈的顽疾鼻炎鼻窦炎,同样严重的双肾结石,住不起医院,也买不起疗效好的贵价药,只能买一些普通的药,我实在不知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爸爸一天吃几包阿咖酚散,一天吃几次马来酸氯茶那敏和醋酸泼尼松片来维持身体平衡。看着爸爸妈妈这样惫受煎熬的身体,作为女儿的我心疼不已。这时,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妈妈做了几次大手术,欠下的债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家里还有能力供我读书吗?我是应该辍学打工挣钱还是更加努力学习呢?”

      此时的我极像一叶小舟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飘浮。没有指南针,没有导航,也没有方向。我常常惆怅得无法安心学习,无法安心入眠。但就在我极度迷惘、极度彷徨时,我有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一些热心帮助我们的人。

      因为两次投稿到《乡村语文》报社,虽未发表,但我却意外地收到乡报寄来的“小记者培训班”通知书。拿着通知书,我兴奋得像是捡到宝贝似的!我想,我真的可以去参加“小记者培训班”吗?可我马上又犯愁了:短短十天就需要300块钱的培训费,那么贵,爸妈会同意我去吗?我又该怎么开口跟他们说呢?唉……

      后来,乡报的朱华勇总编得知我家的情况后,愿意为我的培训费减半,我又反复请求爸妈给我去。终于,爸妈答应了!yes,太好了!后来,在几次的培训班中,朱老总都免去了我一半的培训费。而带班的胡家慰老师也到了我家家访,她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掏出100元送给我作为生活费。此举令我和家人感激不尽!

      朱总常对我们培训班的小记者说:“我们办小记者培训班,不是为了赚几个小钱,而是要为从化培养人才。如果你们家里经济有困难,向我们说一声,我们能帮助的就一定帮助。”听了这些话,我心里很清楚,这是朱总对我的明说暗帮。如果我不学好,能对得起朱总和乡报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吗?

      在乡报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多次在《乡村语文》报上发表了文章,如《弯下的腰》、《把微笑带给生活》等等。更令我兴奋的是,在我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成绩130分,排在全年级的第一名。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我深知,我能有这么好的成绩,是离不开任课老师和乡报老师的帮助的!

      热心助人的李老师,在得知我家的情况后,认真地做了一个材料,并对我们三姊妹千叮万嘱:“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希望将来能通过知识来改变你们家的状况。”她还说:“我会把你们家的信息发出去,希望能有热心人帮助你们。”

      平时,李老师总是热情地请我们几姊妹到她家玩并辅导我们学习。她说:“你们有空就来吧,我家有电脑,可以上网,还有许多课外书,很方便的。”她经常借一些书籍和报刊给我们阅读,这可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后来,真的就有一些志愿者来到我家探望。在2010年8月23日,那时妈妈刚刚做完子宫癌手术出院没多久,两位在广州工作的邹建文和樊文辉叔叔带着一些志愿者送来了营养品给妈妈。妈妈感动得不知说什么话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8月25日,吴兰香主任又叫邓作新老板开车送来几张椅子和一张办公桌。虽然不是新崭崭的,但比起我们家那些左绑右补的烂枱凳却好多了,当时我们家就像是新添了家俱一样喜庆。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2011年春节前夕的1月23日,从化市关工委陈长卿主任和从化市志愿者中心吴兰香主任、从化电视台记者黄敏宜姐姐和劲致五金机电公司老板郑榕斌等一行二十多人来到了我家。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来了祝福和希望。其中就有一个700W的名牌电饭煲。“电饭煲”虽然是家喻户晓的普通厨具,但我家一直买不起。弟弟连忙拆开包装,把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围着电饭煲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简直是兴奋不已。现在,我家也可以用上电饭煲了,新鲜呀!

      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是记者黄敏宜姐姐的帮助了。敏姐在采访关工委的曾艺群主任时,知道曾主任她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也想加入她们的队伍。于是,曾主任就把我的资料发给敏姐。敏姐看了我的资料后,愿意帮助我。2011年1月23日那天,敏姐来到了我家给了我600元作为生活费,鼓励我要好好读书,还给我讲了许多怎样做人的道理。她给我留下了手机号码,说,如果我有什么事或问题就给她电话。这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记者呀!

      常常听敏姐提起的曾艺群主任,虽然我没有见过她,但我真切地感觉到曾主任对我的关心、期待与希望……

      感受着身边有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我想: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因为我意识到,我现在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一直在帮助我、关心我、呵护我、温暖我的家人和社会上的热心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将来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一定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回报这个充满温情的社会! 

      ps:

      网络搜索的一些关于朱华勇老师的资料,以供分享!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