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童声合唱MV《出花园》,以歌演绎潮汕孩子成人礼
深圳市潮汕商会 2022-09-05 16:48 发表于广东
了解
潮汕文化
历史记忆 | 族群图腾 | 潮商精神
关注潮汕商会
导 语
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8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合唱指挥教授苏严惠创建并担任艺术总监。合唱团成立以来,以弘扬潮人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用母语演绎新时代下的潮州发展新面貌。曾成功推出潮语原创童声合唱《天顶一粒星》、《正月大闹热》、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曲《因为爱你》等作品,为潮州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广创新发挥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近日,一曲记录潮州孩子成人礼的潮语童声合唱作品《出花园》(林伦伦 作词 郑伊洋 作曲)出炉啦!
孥哙,你今年着出花园哇!
林伦伦
又一首潮语童声合唱歌曲出笼了!
从歌词创作、作曲、编曲、合唱排练到拍摄视频、后期制作,整整花去了一年多的时间,本来是想在“七月半”前赶出来的,但紧赶慢赶,出来的时候已是中秋节了!
出 花 园
出花园是潮汕少年的成人礼,来源于中国古代西周到明朝的成人礼。
根据《礼记· 周礼》的记载,古代的成人礼分男、女具体化为冠礼和笄礼: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把头发扎起来,戴上“冠”。女子则是在满15岁时行笄礼,把头发梳起来,以发笄穿紧定型,这叫“及笄”之礼。所以男子满20岁叫“弱冠之年”,女子15岁称“及笄之年”,其实都是指到了成熟之年,应该走上社会,担负起自己、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的责任。
举行青少年的成人礼,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旨在给成长起来的少年一种隆重的仪式感,提示他/她:你已经成年了,要有独立生活、负起责任的意识,活出一个大人的样子。
潮人的成人礼则具体化为“出花园”,寓意成年之前的孩子们都像在花园里生活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且有“公婆神”保护着。在孩子虚岁15岁(不分男女,有些地方是虚岁16岁)时便已经到了成年,要将其“牵出花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出花园”的仪式颇为讲究,通常在农历“七夕”或者“七月半”这一天(各地具体日子可能有不同),孩子要在浸有红花(石榴花)、菝草等12种不同花草的水中沐浴,然后扎上肚兜,穿上新衣裳和红木屐。
穿戴整齐后先祭拜祖先,再拜别床脚下的保护神——公婆神,然后扔掉香炉碗,吃甜菜汤圆和象征长寿的面条等。进餐之时,“出花园”的孩子要坐“大位”,表示对他成长的尊重和祝贺。祭品中一定得有公鸡,鸡头一定要让“出花园”的孩子吃,寓意“占得头筹”。
“出花园”的成年仪式,在现在的潮汕一带仍然存在,近十几年来,有复活的趋势。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潮汕民间礼俗,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保护和传承。
歌 曲 创 作
近几年内,我们致力于多模态的方言与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潮语歌曲是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天生的喜欢歌唱,孩子们通过学习潮语合唱歌曲,不但学习了合唱这种音乐艺术,也同时学习了母语方言及其所承载的乡土文化。而童声方言歌曲合唱的这种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国际上高水平的音乐专业机构和专家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
就在2021年,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演唱的《正月大闹热》(林伦伦 词,郑伊洋 曲,艺术总监/指挥:苏严惠)荣获“第十一届世界合唱比赛视频合唱大赛(比利时·弗兰德)”“VC2有伴奏虚拟合唱组”优胜者大奖,这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唱专业大奖。
由此,我们再接再厉,又创作了一首《出花园》(林伦伦 词,郑伊洋 曲,艺术总监/指挥:苏严惠),并由合唱团的常任指挥陈楠、助理指挥吴伊涵、指导教师陈淳、林立立等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合唱,最后由苏严惠教授指挥并录制音频、视频。
音频录制由格律文化公司录制合成,拍摄制作由潮州乡土文化节目方面卓有建树的长光里文化公司协助摄录制作完成,现在终于可以上线跟大家分享了。
出 花 园
(潮语童声合唱歌词)
林 伦 伦
大池塘边,老榕树下,
有我可爱的家。
牧鹅池墘,嬉戏瓜棚,
蓝天白云,油菜开花。
斗草猴,捏沙蜢,
趭着美蝶走到浮浮瘕;
童心童趣风时雨,
无忧无虑日子猛。
穿雅衫,背书包,
头行头跳爱去落书斋;
自由自在耍未剌,
十五十六无一下。
(道白)孥哙,你今年着出花园哇!
无预无预就爱出花园,
十五十六无一下。
绿仙草,红榴花,
洗去稚气学呾大人话;
读书做事有架势,
从此我是大兄姐。
穿新衫,坐大位,
穿红屐,系肚腰,
鸡翁猪肚拜到㩼㩼下;
感恩公婆保佑我
平安顺顺过一生。
出花园,拼人生,
学好本领条条来当家;
感恩祖国培养我,
为国奉献我一生!
韩江之滨,凤凰山下,
有我可爱的家。
青春作伴,笑对人生,
冬去春来,四季如花。
关注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
共同为推广潮州文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