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𨻧隍郑显芝,在上海理工大学受隆重纪念
潮客小镇网 来源 :潮客汇 2023-04-02
梅州籍烈士郑显芝 在上海理工大学受隆重纪念
建浮雕像;事迹资料在校史馆陈列;颂扬其革命事迹的红色音乐剧正在创作排演。
郑显芝(1921—1949),又名郑伟,广东梅州丰顺县𨻧隍九河下围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领导者。曾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现上海理工大学前身)应用力学教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副主任等职。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领导“新青联”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194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0月被捕,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浦东戚家庙。是与李白烈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人物原型)同时同地牺牲的浦东“戚家庙十二烈士”之一,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利群书报案七君子烈士”之一。
退休校友李道康在校史馆介绍郑显芝烈士悲壮事迹
李道康告诉记者,郑显芝与上海理工大学的渊源颇深,曾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现上海理工大学前身)应用力学教师,以信仰坚守初心、用生命践行使命,把青春献给了革命事业。上海理工大学2007年建校100周年时为郑显芝等四位烈士制作了浮雕像。因此,他非常崇敬郑显芝烈士,“我退休后,花大量精力到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访谈健在的地下老党员……掌握了郑显芝等烈士的一手资料和珍贵照片,还结合上海复兴路校区革命斗争史的翔实资料进行特色化陈列。2020年学校要建校史馆时,我和复兴路退休第二党支部的老师就曾多次向学校建议陈列郑显芝等烈士的革命资料,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郑显芝与战友赵寿先的事迹展板
2007年3月28日,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左焕琛(左)和上海理工大学领导为四位烈士雕像(左二为郑显芝雕像)揭幕
来源:梅州日报;编辑:叶子
“在这动荡的年代,国内政治急剧转变之秋,我不能轻易离开祖国”
郑显芝亲笔信体现 爱国救国的一生
上海解放后,早期的烈士纪念碑上显赫地写着郑显芝的名字(右三)
郑显芝写给同学古进(1923—,《人民画报》高级编辑离休)的信
记者在收集资料时与郑显芝的侄子郑宗杰联系,取得了郑显芝生前亲笔信的图片。岁月流逝,纸张泛黄,但见字如面,字里行间透着郑显芝爱国救国的坚定信念——今年郑宗杰将把这份烈士遗物捐赠给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作历史资料永久保存。本文试从郑显芝的亲笔信中看到他的人生历程,感受他当时艰难生活、抗争旧中国旧社会和献身国家救亡图存的革命精神。
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他在给古进(原名徐芳伟,1923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51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担任编辑,直至1989年从《人民画报》高级编辑的岗位上离休)的信中咒诅畸形的物质文明和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故乡在兵兴过后的荒年中挣扎,但再凄凉冷落也好,在颓垣破壁间,在荒芜的田园上,你可以找到过去的阳光留下来的痕迹,亦可以碰见明朗温暖的心。到南京?那像乡村,又像都市,又商业又政治的南京,我处处碰见失望,处处拾到苦悔和憎恨。
我将从此咒诅畸形的物质文明了。人造了金钱,今天金钱成为了人类的枷锁。人发展了物质文明,今天,物质成为人类的重负。多少人,总日胼手胝足,忙忙碌碌不得一饱。多少人享受大多的物质,变成失去灵魂的肥头胖耳的蠢货!一提起物质文明,眼前就现出这么一幅图画(景):许多人,在物质的重负下弯着腰呻吟;一部分人高踞在物质上,张着血口狞笑……
他在送给一位同学的一首小诗中写道:罗马城不是一日造成的……/别轻视那潺潺细流/一年年的/它将到达大海……以此鼓舞同学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
亲友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他回函:在这动荡的年代,国内政治急剧转变之秋,我不能轻易离开祖国。
1946年秋,郑显芝大学毕业,他写信告诉古进:南洋的薪水的确不错,但我不能离开贫穷中的祖国,我放弃了去南洋的机会,我要为战后满目疮痍的祖国重建而奋斗……
郑显芝是个天才学霸。他5岁就读于丰顺成德小学,10岁获全县小学较艺全场冠军,县长梁国材授予“出类拔萃”银盾。12岁报考潮安金山中学初中,在70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因日寇侵华,郑显芝转学𨻧隍球山中学,成绩优异,县长刘禹轮授予“英才挺拔”匾。1940年郑显芝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梅州中学高中。1942年毕业后赴重庆。国民政府的中央政治学校、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遴选他免试入学,都被他主动放弃。1943年他参加中央大学入学考试,又获工学院第一名。他学机械,同时对文学、写作、音乐、舞蹈等都很喜爱。他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且平易近人,对朋友非常热情。
郑显芝是个爱国青年。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他在学校组织青年会歌咏队,参加者常有百余人。郑显芝担任指挥,教唱和排练进步歌曲,以此鼓舞青年人的朝气和理想,广泛团结同学。他主办的快报壁报,知识广博,文字清新,引人入胜,富有感召力,他因而深受同学的拥戴。在中央大学四年,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郑显芝积极参加学运,已经成为南京学运领导核心。他非常坚毅勇敢,聪明机智,善于周旋,对革命充满了信心。他鼓舞同学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策划组织南京大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示威活动,担任领队。当时他的堂兄郑文敏任宪兵少尉,在南京执勤,常见郑显芝带头呼口号,屡劝郑显芝离队而未果。
1946年秋,郑显芝大学毕业,1947年9月他来到上海,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应用力学教师,并担任进步青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新青联”)的副主任,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底郑显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郑显芝在党组织指派下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党上海市党部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领导青运工作。此时由农工党上海市党部领导的青年外围组织“新青联”的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市党部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的郑显芝在教书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在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同为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教师、中共党员赵寿先的领导下,广交青年朋友,同他们促膝谈心,并不定期地举办各种题材的报告会,邀请社会进步人士谈爱国主义、青年人的理想情操等,鼓励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建立人类美好的社会而作出个人的贡献。当时“新青联”成员遍及全市大中学校,在立信会计学校和中华职业学校内建立了小组。“新青联”积极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对全市爱国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郑显芝是个救国英烈。1948年9月,上海发生了文化界的重大事件——“利群书报案”。郑显芝接到战友赵寿先通知后,在回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宿舍取文件时,被守候特务逮捕。他在狱中屡遭严刑拷打,但始终不吐露农工党的半点机密。他还教唱革命歌曲,鼓舞难友斗志,坚信解放的新中国终将到来。
入狱后,郑显芝就拿到一张国民党反动派早已于1月8日炮制的军事判决书:判处有期徒刑3年。郑显芝原以为此事可告一段落,想不到由于革命形势急剧进展,上海解放在即,敌人狗急跳墙,在逃跑前大肆屠杀革命志士。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根据蒋介石“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命令,将郑显芝和李白、秦鸿钧、张困斋、杨竹泉、周宝训、吕飞巡、黄秉乾、严庚初等十二位革命人士连夜押到浦东戚家庙。革命志士们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革命口号,敌人惊恐万分,用枪扫射后还用泥土将他们埋在坑里。郑显芝时年28 岁 。
(廖智 李道康/文;书信字迹模糊,由陈嘉良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