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留隍镇印象:干净就是舒服
来源:新浪博客, 冉正宝博客
时间:2018-4-02
关键词:丰顺县留隍镇 ,温泉, 干净, 冉正宝博客, 嘉应学院, 梅州镇村
留隍镇离梅城一百多公里,来回开车要四五个小时,因此去那里玩还真得有点感兴趣的东西。可我喜欢“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在地图上一看,没有去过,那就成行了。我的兴趣在于陌生与好奇,想知道这个与梅州、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交界的镇子究竟长什么样,能给我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出发前查了一下百度,才发觉何日胜教授《胜游梅州》里写的留隍镇中的“耳留”字是古字,电脑的现代汉语字库里查不到这个字,搜索出的信息其中包括镇政府的官网信息上都用“留隍镇”。到了留隍镇后一转,就知道这个字真是很纠结,大多牌匾上用“耳留”,但也有不少地方用“留”字。在镇政府门前照相时仔细看了一下牌匾,用的是古字“耳留”,也就明白了现实中的𨻧隍镇还是遵从了汉字使用的一个习惯,地名一般会保留古汉字的写法。
潮客小镇网:相传宋末皇帝赵昺南逃时曾在万江古庙求神庇护,躲过了追兵,故有“万江庙小曾留皇”之谓,万江乡民为纪念此历史,将“万江”易名为“留皇”,后为避元政耳目,将“留皇”二字加上“阝”旁成留隍(𨻧隍),沿袭至今。
镇政府的大门很窄,是目前我见到的最窄的,很受气的样子挤在一群建筑中间,毫不起眼。从门口望进去是宣传栏,上面有醒目的蓝底白字“计划生育是……”的宣传标语,好像已经过时了,很多镇政府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撤下了类似的标语。旁边的隍小学门楼也一样的窄小,萎缩进去的样子,大概是有一些年头的老校了。镇政府和留隍小学门前是宽敞的S334省道,道路两边划了白色的停车线,大多数车都很规矩地停放着。
走了好一会儿觉得这里挺让人舒服的,什么原因呢?妻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她说这里还挺干净的。人来人往、车来车去的街道竟然显得那么干净,关键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商铺都比较规矩地“守界经营”,见不到一堆堆乱扔或待扔的垃圾,垃圾桶里的垃圾好像也被及时清理掉了。整个街面就像迎接县里、市里、省里、国家等卫生大检查一样,在搞“创卫”活动,连角角落落都不放过的干净。可看看街面并没有一丝迹象表明这里在搞什么相关的活动,没有迎接检查的标语口号,完全是一片家常式的生活景象。
(店家在清扫)
走进古街区更加深了这种印象。留隍镇的古街不是一条街,而是纵横几条街构成的“古镇”。骑楼式的建筑样式被保留下来,其余的都早已翻新了。不知道是原来的设计还是后来的改造,古街两边房舍的距离比较宽,不像一般的古街给人一种被压迫的感觉。街面仍然是干干净净的,坐在门边三五成群的老人和孩子就显得干净利索了。这种场景非常适合漫漫地走着,我们也就不自不觉地慢慢逛着,照着相,感受着这里的气氛。如果不是时间的限制,我完全可能在这条古街转一个上午,那种舒服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是不是我老了,开始喜欢念旧,喜欢向古老的往昔纵深处走去的感觉?
此行看到的最亮眼的地方是默默守着韩江一旁的古榕庙。两棵早过百岁的古榕树遮天蔽日般庇护着几个庙宇。榕树下已经立了牌位,榕树已经成仙,我们必须敬畏。庙宇是潮汕风格的,到处都是色彩和细节,龙的图腾与神的塑像占据了屋檐和屋顶显著的位置,不拖沓也不繁杂,隐喻着一个个我不知道的故事,但我知道那些故事一定与人的精神家园有关,隍镇的人无论走多远都会魂牵梦绕。这大概是隍镇的灵魂所在,一代代的香火在这里传承和闪耀。我羡慕这里人有如此一处可以让灵魂生根的地方,于是漂泊不再是漂泊,漂泊成为风筝般放眼世界的理由,成为雄鹰般展翅搏击的理由。
留隍桥的另一端可以看见鹿湖温泉度假村,规模挺大的样子,看何教授书中的介绍,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这也大概是留隍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它让韩江穿过的两岸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岸干净简朴,彼岸绚丽豪华,因此让隍镇不再是一个普通小镇,而是记录历史变迁、表达新旧交替、预示未来走向的一个标本式的地域。
随意找了一家做肠粉的小店子,要了几份肠粉。店子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干净而简单,坐进去没有拘束感。肠粉端上来了,冒着热气,吃一口觉得非常地道。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女主人不停地擦拭着不锈钢灶台,上上下下的擦,蹲下又站起来擦,让我突然觉得盘子中的肠粉也是那么干净。一个店子或一个家、一个地方不在有多华贵,呆着舒服就好,而干净就是舒服。
古街区,显得比较宽阔
古街上在给孙辈抠耳朵,幸福的童年你可知道
成仙的古榕树,荫庇着古庙众神和留隍镇的祖祖辈辈
对岸的温泉度假区
留隍大桥过去就是现代感的建筑了
小镇的未来
来源:新浪博客
整理:潮客小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