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弟弟去研学(第7天)——走进呈坎八卦村、西溪南
文/罗古之 2023.7.14
坎不盈,祇既平,无咎。
今日是在黄山的最后一天,朱熹言: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前往呈坎八卦村。此次吸取昨日的教训,我们还是决定请个导游,能更深入了解。听导游讲解,呈坎八面环山“恰似易经八卦图”,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于是得名呈坎。街巷曲曲弯弯,分不清东西南北,如迷宫一般。
一踏进呈坎景区,就看到了典型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雕刻画栋。十分养眼。这里十分安静,偶尔看见几个游客在拍照,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早上时分太阳还没有那么毒热。第一站是天坛,底座是方,祭坛中央为圆,天圆地方。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呈坎村的全貌,八山围绕,弯弯的溪水,实乃风水宝地。导游带领我们参观易经馆,大门方向是倾斜的,导游说是辟邪用,现在想起我们老家有个大门也是如此斜的,站在里面没有空调都很凉快,整个房子四面都有通风的地方。一路走过去到达八卦八门,出来之后看见门上的石雕,石板上居然是一副是雕刻出来的画,石板刻有荷花,瓦片刻有雕纹,最让我惊叹的是,墙壁上有颗画的古树,千年过去,墙壁也是有些许发黄脱落,但显得更加有韵味。
几乎每一个徽州古村落都可以看见水的陪伴,呈坎也不例外。水缸存水,门前绕水,低头遇水,整个村子仿佛都漂浮在明晃晃的水上,搭配上幽深的小巷、高高低低的马头墙,真实空间和镜像空间虚虚实实,置身其中,如入八卦迷阵。
我们到达荷花湖,这里有着成群徽派建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走在湖畔旁,路过拱桥,望着充满年代感的马头墙,一路慢慢走向古村落,这里很古朴。罗氏是这里第一大姓,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故居则是在此。我们参观了罗东舒祠,整个建筑类似孔庙,简谱大气,端庄大气稳重,微雕也是一绝,风格统一,木头老旧的年代感。听闻最后的宝轮阁的石柱是皇帝才允许使用,可能也就“违章建筑”可以如此美妙,融“古、雅、美、伟”为一体。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呈坎村这里则是古时候所说的大家族,村落最前面有祭坛,书院只供秀才和族人子弟读书。荷花湖旁的广场,村子里的小孩一出门即可前往书院,整个村落浑然一体,与天地共鸣,唯美的徽派建筑而又有江南第一祠的罗东舒祠,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可以传承千百余年的文化建筑。“有田可耕,有水可渔,脉祖黄山,五星朝拱,可开百世不迁之族”,是罕见的风水宝地,让我敬佩不已,古时生活在此地的孩子们是有多幸福,传承文化十分重要,家族也现在村里大多数人也都迁移出去,只剩下老人们在此居住。
天气越来越炎热,我与弟弟前往了一座避暑村落,西溪南古建筑群。我远远看见村落绿树成萌,这里是旅游的好去处。西溪南,这里与前两处古村落又有另外一种主题 河边绿树与徽派建筑的结合,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河边戏水,好不热闹。
河边有咖啡馆,民宿卖着当地特色美食,我买了老奶奶家门口五元两杯的绿豆汤,在树荫低下乘凉,看着河边的绿叶缓缓飘进在河中。之后我们在河边的咖啡馆喝着茶水。日落黄昏,此次古建筑之旅也画下句号。
在参观呈坎古建筑群时,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联系,徽派建筑注重建筑平衡和协调,追求阴阳的平衡,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与易经中的阴阳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古建筑中的每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如石雕、画像和雕纹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黄山地区的呈坎八卦村和西溪南古建筑群,既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又融合了易经的智慧和哲学,这些文化细节使得这些地方更加深远和有意义,让人深思和感悟。通过这次旅行,我既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领略到了深邃的国学文化,这样的经历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充满了敬畏和兴趣,也加深了我对易经和古文的学习和探索的渴望。
我的弟弟今日听了导游的解说后,比昨日状态好了很多,不会嚷嚷着要回去。下一站我们将前往重庆,到时候要多去一些博物馆听导游解说,能收获更多见识,才能不虚此行。非常感恩各位对我们二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