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地处南岭以南、南海之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东属于开发较晚的地区,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东是统治者眼中的蛮荒不毛之地。直到明清时期广东的生产力水平才赶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成为了全国经济先进地区。
近现代以来,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成为了全国最受关注的省份之一,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商业发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广东省顺势而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方式。自1989年起广东省的GDP连续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公认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如今广东省的GDP已经占到了全国的1/8,是中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除了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之外,广东省还是中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达到11521万人;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中(喀什为经济开发区),三个位于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两个位于广东省(广州、深圳);全国最大的三个城市群, 广东省有一个(珠三角城市群);全国15个副省级市,广东省有两个(广州、深圳)……
如今的广东,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广东,在全国的地位之高前所未有。
成绩固然辉煌,但并非无懈可击,而且是破绽不少。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东的问题主要两个:其一,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且差距十分悬殊,有不断扩大之势,珠三角的确是足够发达,但是粤西北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依然很低,与珠三角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二,省内地级市数量太多,广东省目前共有21个地级市,是全国地级市数量最多的省份,目前已经影响到了省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9GDP突破3000亿元的有10个地级市;
-
广东省GDP不足2000亿元的有8个地级市,这8个对比沿海地级市,不管是GDP还是综合实力基本上没有优势;
-
对比福建9个地级市,只有1个南平GDP1991.57亿元,不足两千。再看浙江11个地级市只有3个不足两千亿,江苏13个地级市GDP最低的宿迁也有3099.23亿元,山东16个地级市只有2个GDP不到2000亿元。
因此,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频繁被提及,合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大胆畅想一下,如果,广东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为16个地级市,是不是已经足够了?
以下为个人设想:
【1】广州:行政区划不变
【2】深圳:划入惠阳区(原属惠州市)
【3】东莞:划入惠州区(原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区(原属惠州市)
【4】珠海市:中山区、小榄区,香洲区、斗门区(原珠海斗门区和金湾区)、江门区(原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
【5】佛山:划入肇庆区(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鹤山市(原属江门市)、四会市(原属肇庆市)
【6】阳江:划入开平市(原属江门市)、恩平市(原属江门市)
【7】茂名:维持现状
【8】湛江:维持现状
【9】云浮:划入封开县(原属肇庆市)、德庆县(原属肇庆市)
【10】清远:划入广宁县(原属肇庆市)、怀集县(原属肇庆市)
【11】韶关:划出新丰县
【12】河源:划入新丰县(原属韶关市)、龙门县(原属惠州市)
【13】梅州:维持现状
【14】汕头:划入原潮州市全境、揭阳市全境
【15】汕尾:划入惠东县(原属惠州市)
届时,广东省缩至15个地级市,广州区划不变,重点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在并入惠阳区之后,发展空间向北扩展,未来以稳步发展为主,巩固省内经济第一的位置;佛山在肇庆大部和鹤山市后经济体量大道13000元左右,发展空间大大提;东莞在并入惠州大部之后,经济体量将达到12000亿元左右高,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两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珠海合并中山和江门大部后后发展空间大为扩展,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汕头合并潮州、揭阳之后,发展空间及经济腹地均大幅度增加,发展资源更加充足,有望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