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伯益公——感天大帝(三月廿九寿诞)

      伯益公
      伯益公,尊称感天大帝,俗称伯公。在潮州民俗敬神中,都很普遍。就因一些崇拜者不知道伯爷公的名字与来历,有时还将伯益公专管山泽之神与专管土地的福德正神伯爷公混为一谈,更有民间误认为 感天大帝伯益公是专管山泽的武土地神,而福德正神伯爷公是专管平原的文土地神。

      中文名:伯益公
      定义:尊称感天大帝
      职务:专管山泽的武土地神
      出自《辞海》
      据《辞海》记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伯益,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虞者,古时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泽之职。伯益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禹之子启即继皇位,伯益与启发生争夺,被启所杀;一说是伯益推让,启才继承皇位。
      因伯益是古代掌管山泽之职,且是辅助大禹治水有功,他既做不了皇帝,后人就崇拜他为山神伯爷,让他在民间继续保护山泽。但潮语伯益的“益”与“爷”,音相近似,且伯益已作为神供拜,当然也就作为伯爷尊称。凡在山乡或大山里,山民在伐木烧炭的炭窑旁,或种植果林的山舍里,就选择一处风景好的大石松树下,搬石砌一小庙,供奉大伯爷。每月初一、十五还办些三牡果品为大伯爷“牙”。有的山村或平原村庄也会修建感天大帝庙,俗称伯益公庙,还塑其金身供拜。伯益公是端坐在宝座上或骑在虎身上,手执宝剑,说是为山民巡山,保护山利。
      传说山中老虎都归大伯爷管束;老虎食人,没经大伯爷点头,都不敢食。如果老虎偷食一个人,大伯爷就在老虎耳朵上,割下一个缺口作记号,以示警告。故潮州人有“大伯爷不点头,老虎乍敢食人”的俗语。
      伯益公——感天大帝(三月廿九寿诞)

      广东·梅州
    • 1
    • 0
    • 0
    • 3.2k
    • 榕林人陈先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顺序查看
    • 热门排序
    • 随机排序
    • 分享网站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