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文化 文化 关注:15 内容:537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潮客小镇 > 文化 > 正文
    • 1
    • 文化
    •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续上篇: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在汕头潮州一带,应该是澄海和汕头市区,经常的口头禅,不是担:

      四散来,

      四散做,

      四散物。

      注:担话,潮州话就是讲话,说话的意思。担,有说、讲的意思。

      担话,担话,说话也是一种负担,需要负责人的,话未出口,你是话的主人,话一出口,便是话的奴隶。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而是,经常担:

      散四来,

      散四做,

      散四物。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用“弹散”来形容,也是非常有意思。

      弹散:一弹就散。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所以,粤语中是这样形容黑社会和不入流流氓团伙乌合之众的的气势,

      就是:一帮弹散,也叫:一帮蛋散。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弹散,弹散;

      蛋散,蛋散。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其实这里有讽刺男人不中用的意思,蛋蛋嘛,散了可不妙。

      在这些语境中,【散】是固定的。

      我们回到古汉语本义来理解这个【散】字。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杂肉也”。也就是说,“散”是砸碎的肉。这个解释后来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因为在小篆字形中,左边的符号似乎是麻而不是肉,因此右边手中的棍棒敲打的不是肉块而是麻秆,以使麻皮和麻肉分开。不过无论是从肉还是从麻,“散”的本意都是“分离”和“解开”的意思。

      散,有不受约束的意思。散文就是一种没有固定风格的自由体文风,不受固定的格律约束。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散文,散曲,还有散人,在到家有这样的称号:某某散人,一般修为也是高深,行事风格不受约束。

      在京剧《空城计》一折中,诸葛亮一登台亮相,便摇着羽毛扇徐徐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在这里,“散”和“淡”连在一起,是在表述一种高人的生存状态。

      关于【散】字,说来话长,就简单说这么多。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我们回到【四散】于【散四】的语境中,继续侃大山。

      如果,有人给权势人士拍马屁,往往会用一种固定话术:

      某某总,你这个人啊,福星高照,四散做,四散着。

      大致的意思是就夸某人高,有远见,随便做事,都能够有好结果。

      这种马屁,尽量少听,如果是一般的马屁,就算了,如果是故意误导你做事不计划,肯定就诸多不周全,挖坑的人不外乎如此。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偶尔做正确了,还以为自己天天中头奖,日长悦久就成为投机分子,就真的掉坑里面去了。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为什么对【四散】与【散四】如此上心,这是古汉语的魅力,传承五千年不止。

      某一天,读到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提到:

      本经阴符七术·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

      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

      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

      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

      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

      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

      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读及此段,对【散四】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可能有【散势】的意思。

      仔细品读比较之后,大致得到这样粗浅的认识。

      散四:

      被动,不可控,没有势的威力,或者势之末,散了则化了;

      散势:

      有主动散开之意,威势太盛,伤人伤己,主动散开,化害为利,隐藏锋芒。

      古汉语品味和趣味解读:四散还是散四(续篇)

      所以,一般人,就是【散四】而已,对于真正的达官贵人,则是有智慧的【散势】,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当然,【散势】与【势散】又不同的语境。

      中国汉语的语境真是博大精深啊!

      END

      大版主
      紫天
      超级用户
      签约作者
      四散呾,乱传播之意。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